-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课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自制课件.ppt
* 第三课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一.惨烈空前的 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至1988年8月20日) 1.爆发原因: ⑴长期存在来边界争端:争夺阿拉伯河的主权 ; ⑵伊拉克担心伊朗革命影响到本国; ⑶萨达姆企图建立波斯湾地区霸权并控制石油贸易 ; ⑷宗教矛盾: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希望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 ⑸美国支持伊拉克攻占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⑹导火线:伊朗支持刺杀伊拉克外长阿齐兹。 1979年2月1日,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从巴黎返回伊朗;之后不久的2月11日,霍梅尼就执掌了伊朗大权,这一天被定为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日”。此前的1月16日受美国支持的伊朗国王巴列维逃亡国外;4月12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 资料 补充: 伊朗宗教和 政治领袖霍梅尼 伊拉克领袖萨达姆 2.战争进过: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条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越南战争外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 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 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 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1982年),伊拉克军队被赶出伊朗,伊朗攻入伊拉克境内。 第三时期,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 。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4月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 一.惨烈空前的 两伊战争 3.认识评价: 两伊战争是两伊矛盾长期发展的结果;结果两败俱伤,两国人民 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受到重大损失:两伊伤亡人数约100多万,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达6500亿美元,石油收入锐减,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停滞欠下 巨额外债,造成难民300万人。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 进程,引发中东新的军备竞赛。 结局 :1987年,双方无力再战,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两伊无条件停战,伊拉克先同意;1988年8月20日。伊朗接受决议。两伊战争结束。 一.惨烈空前的 两伊战争 F14战斗机 法国幻影F1战斗机? 飞毛腿导弹 t—72坦克 两伊战争--------“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 -------------------世界军界评论 二.冲击海湾的沙漠风暴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 1.原因: 直接原因: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根本原因:美国及其他国家为了维护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推动因素:⑴美苏关系缓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 ,苏联为了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立,宁愿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盟国。⑵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侵略。 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长期存在的石油、领土、和债务争端日益突出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 目的: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夺取科威特的财富缓解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改善石油出口及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 ,同时,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3)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影响: 导致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 3.海湾战争概况: ⑴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准许对伊拉克动武决议; ⑵1991年1月,美国 为首的 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的空中军事打击; (3)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发起”“沙漠军刀”行动,对 伊拉克进行地面作战; (4)1991年2月 28日为期42天的 海湾战争结束。 4.海湾战争的 认识评价: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 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 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 ,油井大火昼夜燃烧,是迄今历史上最大的石油火灾及海洋石油污染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环境污染,其污染程度超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 。 反映了高科技和 威力巨大的 杀伤性武器用于 战争有两大影响: ⑴危害性越来越大,在 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方向和规模等的 控制性越来越强; ⑵说明了高科技在 现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