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pptVIP

人教版九上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上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ppt

第2课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地图 印度河流域文明 佛教起源于印度, 为什么现在印度人信仰的多是印度教而非佛教? *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 金字塔的国度 ——古埃及 吉萨金字塔群 胡夫金字塔 它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计算之精密,令世人为之赞叹。据希罗多德记载,它是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胡夫金字塔 古埃及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权力的象征 法老的陵墓 地 中 海 红 海 里 海 波 斯 湾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巴比伦 (阿卡德人) (苏美尔人) (腓尼基人) (希伯来人) 尼罗河 新月沃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 1901年12月,法国人在伊朗发掘一块黑色椭圆柱形的石柱,经过研究,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任国王汉谟拉比颁行的法典。 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材料一: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如果 一个人(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人(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 如果他(自由民)挖出了奴隶的眼睛,或者打 碎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奴隶)价值的二分之一。 材料二:奴隶可以买卖,也可以抵债,如果奴隶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们的主人将可以挖去他的耳朵。 材料三:奴隶可以被任意处死,杀死奴隶不偿命,只须赔偿奴隶主的经济损失。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案例分析 涉案人员:奴隶主甲——丁 宁 奴隶主乙——顾鹏飞 奴 隶——傅逸尘 颁布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的历史价值: 它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 完备的成文法典。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 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 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根据人的肤色和职业来划分。“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材料: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古印度有哪些等级?你能不能排列一个顺序?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梵 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吠 舍(第三等级) 刹帝利(第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婆罗门这样宣 传的用意何在? 婆罗门为了固定等级制度,不允许各种姓之间通婚,界限分明。随着社会发展,又在四种姓之外产生了一个“贱民”阶层,成了最低贱的阶层。 高级种姓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层披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甘心供养、伺奉他们。它成为当时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 激化印度的社会矛盾。 想一想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发生里氏6.9级的地震。但是灾民们并没有乱成一团,而是按照不同种姓和伊斯兰教徒的区别,分住在泾渭分明的六个帐篷区。每当要发放毛毯等救济物资时,政府领导人就得提出六份灾民清单。目的就是要确保地位高的种姓群体先获得救助,尽管这样可能使位居最下层的贱民拿不到救济物资。救援人员不由感慨:“地震震垮了房舍,却无法撼动无形的种姓制度。” 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影响: 在当时,激化了印度的社会矛盾。至今,仍对印度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请说出双方可能说出的话 代表吠舍的同学不满社会现状,对婆罗门抱怨道: 代表婆罗门的同学反唇相讥,对吠舍斥责道: *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