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qnr基因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翟96 论文交流:参评青年优秀论文 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qnr基因的研究 马俊英1,刘健华1,陈杖榴1,徐晓刚2,陈琳3,曾振灵h,王明贵2术 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 室,广东广州5 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l 目的:qm一相关的质粒介导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耐药机制,但在食 品动物源和宠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尚未见此类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qnr的 流行状况;探讨其耐药和扩散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05—2007年采集的36株宠物源和18株 患病食品动物源对头孢噻呋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及49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的猪源大肠埃希 钠的EcoilJ53R为受体菌,进行质粒的接合转移实验;E试验方法测定环丙沙星对阳性接合子的MIC; mg/L,较受体菌上升8~125 验,成功获得5株qnrB的接合子,环丙沙星对接合子的MIC值为0.064~l kb--180 倍;qnrB基因位于大约60 kb的可接合质粒上;ERIC—PCR结果显示有3株来源于同一猪场 的大肠埃希菌谱带完全一致,提示该猪场存在耐药菌株的克隆传播。结论:在不同动物的分离株中均检 qnr基因的质粒菌株存在水平传播和克隆传播现象;qnr基因位于质粒上,具有易于传播扩散的特点,宠 物和食品动物携带的玎w基因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传给人类,应加强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对质粒介导氟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动物;肠杆菌科细菌;质粒;qnr;喹诺酮类药物 以往的研究认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是由染色体(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的突变,外 排泵表达增加及膜孑L蛋白丢失造成的。qnr相关的质粒介导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是近几年新发现 的一种耐药机制。自1998年从阿拉巴马州的l株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株中发现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 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细菌更易形成形成高度耐药突变株,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挑战。 论文交流:参评青年优秀论文 Ⅲ97 现有的有关qnr流行状况的报道主要集t:}=I在临床病原菌株中,菌株类别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 菌、阴沟肠杆菌、柠檬酸杆菌、沙门菌、奇异变形杆菌、志贺菌等为主,近期在环境源【I刮及动物园的爬 行动物源【14J自勺分离株中也有携带qnr基因的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报道。说明qm一基因具有广一 泛的宿主性及地域性分布,或者说明该基闪已经在0i同的菌株中及地域上得到了成功的传播和扩一散。然 而在食品动物源及宠物源肠杆菌中还少见qm,相关的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报道,qm·在动物 源菌群中的流行情况及扩散机制更是知之甚少,仅在德国发现1株携带qnrS的鸡源沙门菌¨川。食品动 物和宠物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开展动物源菌株中耐药机制和流行机制的调查和研究对整体认识日 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现象有积极意义,对于对付日益棘手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性疾病有帮助作用,对于 减缓细菌的耐药性的发展和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年限具有指导性。 耐药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PCR方法从宠物源、患病食一晶动物源肠杆菌科耐头孢噻呋菌株及食品动物 源高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中检测qm一基因,研究喹诺酮耐药质粒的可转移性, 用ERIC—PCR方法分析qm一阳性菌株之间的相关性,以了解其扩散和传播机制。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一)菌株36株头孢噻呋耐药宠物源(猫和狗)和l8株忠病食品动物源(鸭和猪)及49株氨基糖 苷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猪源)分离自广东地区的宠物医院及养殖厂。无重复菌株,菌株经常规 方法鉴定。大肠埃希菌V5l (对叠氮化合物耐药)作为接合实验的受体菌。菌株的详细资料见表1。 表l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菌种分布情况 提试剂盒。 二、方法 mL 挑单克隆菌落到2 LB肉汤37℃过夜培养,转1.5 2000 (--)qm一基因的检测 mL到Ep管中,1rp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