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级电容器用有机电解液的研究
摘要:介绍了一种有机电解液体系活性碳基超级电容器的制作过程,对比研究了6 种不同的
有机电解液,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EhNBF4 /PC 体系适
合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解液;LiPF6 /PC、LiPF6 /EC+PC 体系因发生分解反应,不适宜用
于超级电容器。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有机电解液 活性碳
超级电容器(Supereapaeltor )以其大功率、长寿命、环保、高效等特点HI3 J 在电子
工业领域初广泛应用。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具有吸附性能优异、电极结构灵活等特点,在超
级电容器工业化进程中被广泛使用。有机电解液对超级电容器的容量、内阻、温度特性等性
能有着重要影响E2J。本文作者对超级电容器的制作进行介绍的同时,对6 种有机电解液用
于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也进行了考察。
1、实验
1 .1 活性碳物理性能测试
对电极原料的活性碳进行了物理性能参数测试。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测试采用
ASAP2010 型测试仪,吸附质为77 K N2;粒度测试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测试仪;振实密度
测试采用Quanta Chrome 型测试仪,按照GB /T 5162-1985 标准进行测试。
1 .2 电解液物理性能测试
选用了6 种电解液(浓度均为1 tool /L)进行对比测试,分别标记为E1 一E6 电解液,
其具体成分如表1 所示。
用DDS-11C 型数字式电导仪测试不同温度下电解液的电导率,温度范围为一20 一60℃。
用Netzaeh-Tase-414 /4 型热分析仪测试电解液的热稳定性,温度范围为25—350℃ ,升
温速率为5℃/min,N2 气氛保护。
1 .3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按照质量比80:10:10 称取活性碳、乙炔黑和粘结剂PTFE (聚四氟乙烯),干混后加
入适量的水,用搅拌器搅拌3 h,调节粘度至6.5~7.0 kPa·s。把浆料用极片涂布机均匀涂
覆于厚度为20 tim 的铝箔集流体上,双面极片厚度控制在240tim。将极片按照35 mm×62
mm 规格分切,叠片,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外包装为锂离子电池用铝箔袋,隔离膜为接枝聚
丙烯膜。
1 .4 电化学性能测试
使用美国MC.4 型超级电容器测试仪进行不同温度下的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测试电流
为1 A,电压范围为0~2.8 V。使用Zahner IM6 型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交流阻抗谱,以确
定超级电容器的直流内阻,频率范围为5 kHz~0.1 Hz。
1 .5 气相色谱分析
使用Agilent .7093 型气相色谱仪对恒电流测试中的分解气体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方
法为:抽取 1 m1 分解气体,打人毛细柱中进行分流测试,分流比为 12.6:1,柱口温度
为240℃ 。炉温为300℃ 。
2、结果和讨论
2 .1 活性碳的物理性能
SUP-AC 活性碳的粒度为4 .8 pan,比表面积为1 660 m2 /g,在总孔容(0.85 cm3
/g )中,微孔占62 %,中孔占24%。
2 .2 电解液的物理性能
图1 为不同温度下测试的电解液电导率曲线。电解液的电导率大小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
的内阻.在不同温度下内阻的变化,对电容器的温度特性有显著影响。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增大;E3 电解液电导率性能最优,
常温电导率为1.15 S /m,高低温性能优良;E5 电解液电导率性能最差,常温电导率仅为
0.57 S /m,60℃ 时电导率为1.09 S /m。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解液,在一定的温度范
围内要保持其热稳定性。图2 为6 种电解液的热重(TG )分析和差热(DSC)分析。从图2
中曲线可以看出:E1 电解液有3 个明显放热峰,峰 1~峰3 分别为DMC (沸点90 ℃)、
EMC (沸点110 ℃)、EC (沸点248℃ )的挥发峰;峰I 的起始温度(60℃)较低,超级
电容器长时间大电流充放电时,内部温度会较高,致使电解液挥发、内阻增大等;峰2 的最
高点温度为 180 ℃,远远高于EMC 的沸点I10 。这是因为存在EMC 转变为DEC 和DMC
的可逆反应HJ。E2 电解液的4 个挥发峰按温度顺序依次为DMc、EMC、GBL (沸点202℃ )、
EC。由于DMc 的存在,电解液依然在60℃开始有少量挥发。E3 电解液的吸热峰峰1 为溶
剂PC (沸点241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PPT课件Unit 3.pptx VIP
-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撰写.pptx VIP
- 初中语文2025届中考常考易错字词汇总(多音字+形声字+易错字形+易错成语).pdf VIP
- 4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pptx VIP
-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北京技术服务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JJG 1201-2024 数字式轮胎压力表.pdf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docx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3(含答案).pdf VIP
- 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VIP
-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1部分: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