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补给量计算分析及水位预报研究.doc
第 45 卷 第 12 期
2009 年 12 月
甘 肃 水 利 水 电 技 术
Gansu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Vol.45,No.12
Dec. ,2009
·水文水资源·
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补给量计算分析及水位预报研究
王延东 1,赵忠伟 2,周彦章 3,王钢钢 2
(1.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63;2.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3.河海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通过地下水补给计算及数值模拟研究,可以进行地下水位预报,从而提供水位预警,避免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 等灾害性事故的发生。本次研究通过佳木斯市地下水补给计算及数值模拟,对该地区未来几个月水位变化进行了预 报,并结合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具有较好模拟精度,预测结果较为准确。预测结果显示污水处 理厂厂址处在 50 年一遇江水位情况下,地下水将溢出地表,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并可能造成较大破坏。 关键词:地下水补给;计算分析;数值模拟;地下水位预报
中图分类号:P641.2 文献标识码:A
佳木斯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合理开发
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是当地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数值 模拟及水文预报技术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
效管理提供了科学方法和依据。本次研究针对佳木斯城东污
水处理厂厂址规划项目,通过地下水补给计算分析该地区地 下水位变动规律,并对该地区进行地下水水位预报,预测在 该地区设立厂址的安全性。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内含水系统整个分布于松花江南岸,海拔 77~85 m,地势平坦开阔,为城区和农田所在地。由于人类耕作、挖 砂、养鱼等经济活动,局部出现坑沼。组成岩性上部为全新统 早期冲积层,表层为薄层亚黏土或亚砂土(厚 1.0~2.5 m),下 部为砂、砂砾石。根据区内 22 个钻孔资料,运用 GMS 模拟研 究区地质概况如图 1 所示,含水层结构剖面图如图 2 所示。 研究区为河岸漫滩区,总面积约 195 km2,北部和西部以
河流为界,南部和东部以丘陵地区分水 岭为相对隔水边界。 该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540 mm,大气降水为该地区地 下水主要补给水源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7、8、9 三个月
图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 59.5%,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期。根 据钻孔资料及野外观测,按岩层的透水、储水性可以将该区 域含水层分为 3 层,上层部分覆盖较薄的黏土覆盖层,往下 第 2 层为厚度可达 20~40 m 的砂土和亚黏土层,再往下为 亚黏土层,坐落在白垩纪砂岩上。研究区的地下水埋深受地 形、地貌、气象、水文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埋深介于 2.50~
8.50 m 之间,年平均埋深 5.50 m。
2 补给计算原理及数学模型
潜水地下水库主要补给方式包括降雨入渗补给、侧向补 给、地表水体渗漏补给、灌溉补给和人工回灌补给,主要排泄 方式包括蒸腾蒸发、侧向排泄和地下水开采,其主要影响因 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补给效果主要通过补给水量、 补给速率和补给时间等因子来衡量。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 立水量平衡方程 SWB 模型如下[1]:
Δs=Pr+Wi+Qi+Qs+R-ET-Qr-W (1) 式中:Pr——降雨入渗补给量;
Wi——灌溉补给水量; Qi——侧向补给量; Qs——地表水体渗漏补给量; R——人工回灌水量;
收稿日期:2009-11-25
基金项目:200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802940012)
作者简介:王延东(1979-),男,硕士,工程师。
即[2]
ET——蒸发蒸腾总量;
Qr——侧向排泄量;
W——人工开采水量。
降雨入渗补给量可以通过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法确定,
Pr =αpF (2)
条件进行了简化。上部边界为潜水面,是位置不断变化的水
量交换边界,有降水入渗、人工开采和农业灌溉回渗等;下部 边界以第三系亚黏土顶板为界,概化为隔水边界;西部和北
部松花江概化为河流边界或一类水头边界;东部和南部基本
概化为隔水边界,但在局部存在个别为流量边界。将研究区 地下水流系统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同性、二维、潜水非稳定地
式中:α——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p——降雨量;
F——降雨入渗面积,一般以库容表面面积计算。
灌溉补给水量包括田间灌溉沟渠入渗量和田间入渗补 给量两部分。灌溉补给水量分为渠系渗漏水量和田间补给水 量两部分,即[3]
Wi=η βWu+mWu (3)
式中:η——输水渠利用系数;
β——灌溉补给系数;
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