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晋福著作目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晋福著作目录.pdf

1000-0569/2014/030(11)一i-vi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邓晋福著作 目录 BibliographyofW orksofDengJinfu 第一作者文章 邓晋福.1976.内生地质作用中的高能核反应.地球化学 ,5(3):175—186 邓晋福.1978.硅线石角岩形成时变质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地球化学,7(3):234—241 邓晋福,鄂莫岚,路凤香.1980.中国东部某些地区碱性玄武岩中包体的温度、压力的计算.地质论评,26(2):112—120 邓晋福,鄂莫岚,路凤香.1987.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组成、结构及热状态.岩石矿物学杂志,6(1):1—10 邓晋福,路凤香,鄂莫岚.1987.汉诺坝玄武岩岩浆起源及上升的P—t路线.地质论评,33(4):317—324 邓晋福,莫宣学 ,林培英.1987.大同火山群地质及岩石学特征.地球科学,12(3):233—239 邓晋福,鄂莫岚 ,路风香.1988.汉诺坝玄武岩化学及其演化趋势.岩石学报,4(1):22—33 邓晋福.1988.大陆裂谷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见 :池际尚主编.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武汉:中 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16 邓晋福.1989.开放的岩浆体系——八十年代火成岩研究的新进展之一.地质科技情报,8(2):1—7 邓晋福.1989.岩浆的密度 、结构及流体动力学——八十年代火成岩研究新进展.地质科技情报,8(3):11—17 邓晋福.1989.地幔一岩浆一C—H一0系统——八十年代火成岩研究新进展.地质科技情报 ,8(4):7—13 邓晋福.1990.岩浆一成矿作用一板块构造——八十年代火成岩研究新进展.地质科技情报,9(2):39—44 邓晋福 ,赵海玲.1990.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由岩石学模型推导.地质学报,64(4):344—349 邓晋福.1991.火成岩系列划分的回顾与当代含义.岩石矿物学杂志,(10)1:36—42 邓晋福.1991.有关火成岩石学的某些名词术语.地质科技情报,10(1):93—96 邓晋福.1991.如何正确地由相图获取岩石成因信息.地质科技情报,10(3):41—42 邓晋福.1991.如何正确判读岩浆不混溶相图?地质科技情报 ,10(3):79—80 邓晋福,赵海玲,赖绍聪,罗照华,莫宣学,吴宗絮.1992.中国北方大陆下的地幔热柱与岩石圈运动.现代地质,6(3):267—274 邓晋福,赵海玲,叶德隆,路风香 ,莫宣学.1993.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的迁移与大陆裂谷的扩张和大陆漂移.石油实验地 质 ,15(1):1—10 邓晋福,吴宗絮,赵海玲 ,杨主恩,罗淑兰.1993.上地幔V 和V 结构 、软流层与尖晶石和石榴石相转变.长沙:1993年中国 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94 邓晋福,赖绍聪,赵海玲 ,刘厚祥,罗照华.1993.白云母 (二云母)花岗岩——陆内俯冲的岩石学记录.长沙:1993年中国地球 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79 邓晋福,莫宣学.1994.中国东部岩石圈根/去根作用与大陆 “活化”.现代地质,3:349—356 邓晋福.1994.岩石物理化学与岩石物理学.地学前缘 ,1(Z1):57—63 邓晋福.1994.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地学前缘 ,1(Z1):194 邓晋福.1994.下扬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研究.地学前缘,1(Z1):195 邓晋福.1994.一代地学巨星.中国地质教育,2:81—83,87 邓晋福,赖绍聪,杨建军.1994.阿尔金及其周边断裂网络系统三维动力学模型.现代地质,8(1):126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 ,罗照华,杜杨松.1994.中国东部岩石圈根 /去根作用与大陆 “活化”——东亚型大陆动力学模式研 究计划.现代地质,8(3):349—356 邓晋福,赵海玲,赖绍聪 ,刘厚祥 ,罗照华.1994.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与陆内俯冲作用.地球科学,19(2):139—147 邓晋福,赵海玲 ,莫宣学 ,刘厚祥,罗照华.1995.扬子大陆的陆内俯冲与大陆的缩小——由白云母 (二云母)花岗岩推导. 高校地质学报 ,1(1):50—57 邓晋福,吴宗絮,杨建军 ,赵海玲,刘厚祥,赖绍聪 ,狄永军.1995.格尔木一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 构与深部过程.地球物理学报,38(增2):130—144 邓晋福,刘厚祥,赵海玲 ,罗照华,郭正府,李玉文.1996.燕辽地区燕山期火成岩与造山模型.现代地质,10(2):137

文档评论(0)

4ftg82g6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