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卷 专辑 中 国稀 土学报 2006年6月
V01.24 OFTHECHINESERAREEARTHSOCIETY
Spoe.Issue JOURNAL Jun.20()6
稀土烧绿石型催化剂上C02重整CH4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孟 和1,胡瑞生p,张晓菲1,逯高清2,苏海全1
(1.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2.澳大利亚昆
士兰大学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CH4制合成气反应为探针反应对其重整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中1100℃焙烧后,La.gr-O体系催化剂形成了单相烧绿石结构复
合氧化物,对C02重整CH4制合成气反应表现出了优良的抗积炭能力,而以镍修饰后XRD方法只测量到了单相烧绿石结构【丑2玩07衍射
反应表现出了更加优良的催化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积炭能力,优于相同方法制备的Ni.Zr02和Ni.La203催化剂。
关键词:烧绿石;甲烷重整;溶胶.凝胶法;合成气;稀土
中图分类号tTQ42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343(2006)一0062—0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化工的基 加,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产生即所谓温室效应,严
础是甲烷的转化。一般来说,甲烷直接转化的化学 重损害自然环境。但是限制CO:的排放量势必影
过程距目标产品最近,但技术成熟度低[1]。因而以 响工业发展和经济活动,因此研究CO:的有效利
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H:)为基础的甲烷间接用是十分重要的。
转化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由天然气为原料 目前由CO:和甲烷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通过
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石油等化工过程,都是先 催化转化反应制取合成气的反应被国内外学者认
将天然气中的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1123K)高压
为是合理利用c02的最佳途径之一[4],同时也是天
(3MPa)及镍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转化成合成
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工艺。因
气【2],(此过程称为水汽重整),然后再由合成气为
此利用CO:重整甲烷制合成气新工艺研究近年来
基础进行后续反应制备目标产物。显然水汽重整
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5]。用CO:和甲烷为原料
工艺是天然气化工开发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关
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催化转化反应制合成气的化学
键过程。然而该工艺所得产物中H:/CO比例过高,
不利于一些后续反应如F.T合成制备碳氢化合物
应AHo=261kJ·mol~,该反应称为C02重整甲烷
及含氧衍生物。更为突出的缺点是目前使用的水
汽重整催化剂由于抗烧结能力差,积炭严重,稳定 反应,此工艺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之一是催化剂的
性弱,催化剂活性下降很快,寿命较短。因此研究
由天然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的新工艺和相应催化 整甲烷反应中的催化剂,发现负载型贵金属催化
剂近年来正在发达国家兴起【3]。 剂和镍催化剂是CO: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的优
二氧化碳(CO:)是含碳化合物燃烧的最终产
物。在火力发电厂等高耗能企业是作为废气排放 Pd。贵金属价格昂贵,资源相对缺乏,制约着这类
到大气中,目前大气中积累CO:量越来越多,随着 催化剂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因此现在人们将注
世界经济的发展,CO:渐渐递增。CO:排放量的增 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负载型镍这种价格适宜的
·通讯联系人(E-mailI
huruisheng@126.corn)
收稿日期:2006—03—22;修订日期:2006—05—22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