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995.
【2】列宁.列宁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
【3】吴忠观.人口科学辞典【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4】孙覆海、萧鹏.民工荒实为假象招工难另有原因【N1.TX日报,2004.11.02.
【5】我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呈现新变化
8.
【61魏好勇.王乃静:支持民营经济才能化解就业难【N】.中华工商时报,2009.03.13.
【7】山东省劳动力转移加快未来就业压力不容忽视[EB/OL].
嘲山东服务业潜力巨大应依托工业加快发展[EB/OL].
31.
计划生育政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尹银周俊山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摘要:中国居民储蓄率变化的轨迹刚好与中国划生育政策相吻合。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可知,
相对于独女可生二孩与二孩生育政策地区和二孩及以上的政策的地区,在独生子女政策为主的
地区,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生育数量,提高了居民储蓄率;在“一孩半”生育政策地区,由生
育政策造成的人口性别失衡与其他社会力量相互作用,产生出婚姻的社会分层,提高了当期的
预防性婚姻储蓄。因此要降低储蓄率,适度调整“一孩半”生育政策是必需的。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居民储蓄率:性别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居民储蓄率波动很大。从1970年开始,中国居民储蓄率保持了稳定的
上升态势,在80年代,居民储蓄率在平均在20%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平均在50%左右,以后
一直持续增长,到2005年才有所下降(见图1)。高储蓄率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
一个主要因素,异乎寻常的高储蓄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解释角度也不尽相同:第一
Modigliani
and
Cao,2004)认为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上升提高了储蓄率,但是与家庭实际的储蓄水平不符
(ChamonandPrasad, and
2008);第二是伴随着收入不确定的预防目的的存款(Blanchard
668
and
Giavazzi,2005;ChamonPrasad,2008),但是从1997年以来尽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
医疗制度的改善,在此期间储蓄率仍旧居高不下:第三个解释是金融的低水平发展,这也很难
解释几年前金融已经获得很大发展。储蓄率仍旧很高;第四个解释是文化模式,但是文化模式
是持续的,这里存在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从20世纪50年到70年代中期,“节俭”的中国人
并不那么节俭,因为平均的居民储蓄率低于5%:但到了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改革
的加速推进,储蓄率稳步上升,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才出现较大幅
姻市场挤压,有儿子的家庭为了儿子的婚姻推迟消费而积累(Wei&Zhang,2009),而这与子
分不清楚家庭的储蓄到底是为了儿子的婚姻还是教育,因为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明确指出,家
庭后代数量与教育投资的权衡也是形成家庭消费储蓄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Romer,1986:Lucas,
1988;刘永平,2007)。
∞∞∞加∞∞如∞∞m
0
p$擎亨妒擎擎§擎擎9挚萝亨9$§守守
图2 1952-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率
数据来源:1952—2004来自于《新中国五十五年资料汇编》,其余年份来自当年的统计年鉴。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储蓄率异常高?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国居民储蓄率变
化的轨迹刚好与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