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重症护理学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图示 第一节 概 诉 一、 急诊科的任务 二、急诊科的设置 2.抢救室 设在靠近急诊室进门处,应有足够的空间,充足的照明。抢救室内需要备有抢救病人必需的仪器设备、物品和药品。 3.诊察室 综合性医院设有内、外、妇、儿、眼、口腔、耳鼻喉、骨科等诊察室,室内除必要的诊察床、桌、椅外,尚须按各专科特点备齐急诊需用的各科器械和抢救用品。 4.清创室或急诊手术室 位置应与抢救室、外科诊察室相邻,外伤病人视病情进行清创处理或经抢救和生命体征不稳定且随时有可能危及生命者,应在急诊手术室进行急救手术。 5.治疗室 位置一般靠近护士办公室,便于为急诊病人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根据各医院条件不同,可分为准备室、注射室、输液室、处置室等,各室内应有相关配套设施。 6.观察室 观察床位一般可按医院总床数的5%设置。观察室内设备基本与普通病房相似,护理工作程序也大致同医院内普通病房,如建立病历、医嘱本、病室报告和护理记录单,对病人采取分级管理和晨晚间护理制度等。 三、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第二节 急诊工作 一、急诊科的工作制度 3.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措施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图 二、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 三、急诊科的风险管理 (一)急诊科护理风险评估 (二)急诊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三)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疾病应急预案 五、案例评析 第三节 急诊分诊 一、急诊分诊的护理 (四)分诊 (五)常用的分诊技巧 三、案例评析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图 三、灾难事故的急救处理 (二)院内救护 (三)突发意外事件批量伤员抢救应急预案 本章小结 四、案例评析 思考与训练 (一)接诊 一般急诊的分诊,急诊分诊护士扮演的角色是向导。分诊护士对到达急诊科的患者要热情接待。当听到救护车报警声时,分诊护士应立即与辅助人员或医生主动在医院急诊门口等候。急诊患者来到急诊科后,护士应立即查看患者病情,安排坐在候诊椅上或躺在平车上,快速对其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与判断,危重患者先安排入抢救室进行抢救,其他可根据所属科室安排进入相关专科诊室等候诊治。在等候诊疗过程中,分诊护士还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生命体征的测量,先送血、尿、粪等常规检查,以供给医生诊疗依据,并可缩短诊疗时间。同时,分诊护士要将急诊信息填写齐全,包括就诊日期、时间(精确到分)、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初诊/复诊、初步诊断等,如果发热要记录体温,以及去向(留观,入院,转院,急诊手术,死亡)。 (二)接诊程序 1.重症患者 (1)听到急救车警铃声应立即做好接诊准备,患者一到门口,即刻同便民服务人员一起推车接患者,通过简要了解病史及查体后,尽量给予迅速、合理、准确分诊 (2)分诊后护送患者到各诊室,通知有关医生及急诊室责任护士进行紧急处理,在医生来到之前,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脏血压监护、吸痰及止血等。 (3)急诊室责任护士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将结果填写到急诊门诊与“120”交接本上,与“120”医护人员详细交接。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各种引流管、用药情况、接诊时间等,并进行双签名。 (4)办理就诊手续:经抢救病情平稳允许移动时,要迅速转入病房。如需继续抢救或进行手术者,应通知病房或手术室做准备。不能搬动的急需手术者,应在急诊室进行,留观察室或监护室继续抢救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转入病房。凡是抢救的患者,都应详细书写护理记录,认真细致。转入病房时,要有医护人员陪送,并将患者病情及处理经过向病房护理人员认真交班。 (5)按病情需要送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需做x线、B超等检查者,应有专人陪送。 2.一般急诊 (1)通知专科医生的同时办理就诊手续。 (2)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的,由护士安排就诊科室,按首诊负责制处理。 (3)因交通事故、吸毒等涉及法律问题者,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 (三)特殊急诊患者的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