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一、个体心理现象
1.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在一定的时
间内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主要包括:
①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
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
② 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时的内心体验,如喜悦、悲哀、恐惧。
③ 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
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 个性心理:是显示人们个体差异的一类心理现象。
① 个性倾向性: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世界观、知觉、意志、
情感等。
② 个性心理特征:指心理过程的特征,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
二、社会知觉效应
1、 社会知觉概念:是个体对社会现象的知觉,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对自身对他人以及对社会
群体的知觉。
2、 社会知觉分类:
①对个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角色知觉④自我知觉
3、社会知觉效应:
① 首因效应:指在人对人的知觉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② 晕轮效应(以点带面):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
的知觉,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
的知觉。
③ 近因效应:在知觉过程中,有时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
或者某事的特征的解释。
④ 定型效应(刻板效应):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
⑤ 投射效应: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者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自己所具
有的品质来看其他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特别是当知觉者本身有某些不良品质而自
己又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⑥ 知觉防御: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者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它的积极作用在于能够使人对刺激的冲击加以缓冲,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但要真正解决问
题,光靠回避、歪曲知觉对象是不行的,而必须客观地修正自己的心理定型模式,使其与外
部世界相适应。
三、如何增强挫折的承受力
1、 正确对待挫折:受到挫折的时候,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发现自己优点、长处,振作精
神,重新站立起来
2、 改善挫折情境:要认真分析挫折发生原因,如果是可改变和消除的,要通过各种努力,
设法将其改变、消除或降低它的作业程度。或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新的环境中去
3、 减轻挫折引起的不良影响:通过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者以同情、支持和温暖,从而减
轻挫折引起的不良影响
4 、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克服挫折,增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离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难
以想象的
第三章
一、组织承诺
1、 概念:指员工随着对组织的“单方投入”的增加而产生的一种甘愿全身心地参加组织各
项工作的感情。
2、 结构:①三因素观点: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
②五因素观点:感情、、理想、、规范、、经济、、机会、、
③其他类似的承诺:职业承诺,上司承诺
二、组织公民行为
1、 概念:职务外行为,主要指对帮助同事和对组织的责任感。
2、 结构(五维结构):①助人行为②公民道德③文明礼貌④运动员精神⑤责任意识
第四章
一、X 理论基本观点:(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利用经济利益刺激人的积极性)
1、 人是懒惰的,没有积极性的、没有责任心的被动者,只能用物质利益、经济诱因来刺激
他们,才能发挥某种积极性;
2、 把物质刺激当作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唯一手段。
二、Y 理论基本观点:
1、 一般人本性都是勤奋的,人们能够进行自我指导与控制,因而强制与惩罚并不是实现组
织目标的唯一办法;
2、 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仅愿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3、 人群中蕴藏着想象力、智谋及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
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三、经济人(实利人、唯利人)假设(X 理论对其)基本观点
1、 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量逃避工作;
2、 多数人都不愿承担责任,甘心情愿听人指导;
3、 多数人所追求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办法,才能迫使其为组
织目标去工作;
4 、 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其生理与安全需要,因此只有用金钱和地位才能刺激他们努力
工作;
5、 人分为两类,多数人如上述,只有少数人能自我控制,他们将担当管理责任。
四、社会人(社交人)假设
1、 工人不是只单纯追求金钱为目的。
2、 还要满足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方面的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第五章
一、管理人员应如何对待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书法培训课件初级班课件第一次课:正姿-附教案.pptx VIP
- 全国高新区机构设置情况一览表.docx VIP
- 2025年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遗传病基因变异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pdf VIP
- 【小红书营销运营】2024小红书【万物有时节·冬季篇】IP招商方案.pptx
- 专题0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我来当大厨之凉拌凉皮 全国通用.docx VIP
- 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方案.docx VIP
- Kalix疇9950.PDF VIP
- 佐伊的yh1 0攻略-里世界汉化组.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