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提取液的膜分离工艺.doc
中药提取液的膜分离工艺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以其常温操作、多数过程无相变、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在许多领域获得应用,也已用于中药行业。有较多报道采用超滤对中药提取液进行精制,以达到澄清、除杂的目的。本试验拟将一有较好临床效果的复方中药煎煮液,开发成为颗粒剂产品。随着中药理论和制剂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水提醇沉法除杂已暴露出一些缺点;且本复方中有石膏无机成分,又含活性成分如生物碱、甙类、黄酮类、酚类等,分子量都小于1000,采用醇沉法可能使其损失较大。因此提出如下新工艺:药材煎煮粗滤微滤加辅药及赋形剂干燥蒸发浓缩超滤固体成药新工艺以微滤、超滤两级精制替代醇沉去。微滤过程直接处理中药水提液,除去大量亚微粒、微粒及絮状沉淀,为超滤提供可靠的预处理。超滤过程除去药液中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蛋白质等可溶性大分子杂质。预处理是保证超滤有效运行的关键。目前常用的高分子微滤膜多采用死端过滤,随着过滤的进行,被截留微粒的积累形成滤饼,过滤阻力越来越大,膜通量则越来越小,无法长期连续运行。另外,高分子材料存在着使用pH范围窄、高压反冲再生技术难以采用等缺点。本研究采用管式陶瓷微滤膜,其特点在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高机械强度;超滤过程则采用单位装填面积高的中空纤维超滤膜。1??实验部分1.1??实验装置? ? 微滤和超滤都是错流过滤的方式,实验装置及流程见文献1.2??膜及膜组件微滤采用南京化工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内压管式陶瓷微滤膜,外径12mm,内径8mm。成分为。α-Al2O3,由支撑体、过滤层及顶层过滤膜构成,有关膜的制备等详见文献。实验时采用单根膜管,长500mm,膜平均孔径0.2μm。膜组件为不锈钢材质,采用无毒无味的硅橡胶为密封垫圈。超滤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截留分子量50000,膜组件规格为50×265mm。 1.3??实验内容 按方煎煮得提取液,浓度约为生药0.8g/ml。取一定量提取液直接进行循环微滤,考察微滤的澄清效果及过程特性,微滤渗透液进行超滤,考察超滤的除杂效果及过程的特性;超滤渗透真空浓缩后添加辅经等制成固体制剂。以水提醇沉工艺与新工艺的两种制剂进行钙盐、硫酸盐、生物碱、酚类等成分的对比试验。1.4??分析方法溶液固含量测定采用重量法。有效成分定性检验:钙盐:酸性条件下以草酸铵检验是否有白色沉淀。硫酸盐:以氯化钡检验是否有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生物碱:以碘化铋钾检验是否有红棕色沉淀或以硅钨检验是否有灰白色沉淀。酚类:以三氯化铁检验是否有蓝绿色沉淀。萜类、甾体、皂甙:以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检验。2??结果与讨论2.1??微滤过程2.1.1??澄清效果微滤渗透液澄清透明,呈橙红色,于15下放置数天未出现浑浊,较原料液不易变质。原料液及渗透液的总固含量分别为3.4%和2.6%。通过策滤,药液中的悬浮杂质完全除去。2.1.2??过程特性图1是在25、过滤压差0.12MPa、流速4m/s条件下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图1可见,在10min以后膜通量下降很缓慢,150min以后,膜通量几乎不变,在较长的时间内(120~250min)膜通量维持在30~35L(m2·h)之间,这是错流过滤的特征。也是错流过滤的优势所在。2.1.3??陶瓷膜的清洗膜污染是膜分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膜在单位压力下的自来水通量[2000~3000L(m2·h·MPa)]与过滤12min时的膜通量[325L/(m2·h·MPa)]相比,可知膜通量在10min左右降低了80%,这是原料液中杂质在膜上的吸附等所引起,使膜通量衰减并影响膜分离特性。为此要尽可能控制膜污染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效率,也要求有一定的清洗方法去除污染物以恢复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甚至可以说,膜的清洗是决定膜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过滤至通量低于30L/(m2·h)后应进行膜的清洗(至此每(m2膜过滤累计得药液约300L),针对本实验所用的中药提取液中含有多糖、胶质等有机物及硫酸钙等无机盐,考虑采用酸、碱和EDTA等为清洗剂进行清洗试验。几种清洗剂的交替清洗效果见图2。从图2可见,单次清洗效果并不理想,即使是0.5mol/L NaOH+0.1mol/L EDTA混合液单次清洗仅使膜通量从433L/(m2·h·MPa)恢复到1800L(m·h·MPa)左右;多种清洗剂的交替清洗对膜通量的恢复极为有利。另外,膜清洗效果的好坏与膜污染程序有关,严重污染时会增清洗难度,使清洗步骤增多、清洗时间延长。膜清洗时,清洗剂的选择及清洗方法的确定,需要较多的实验工作。由于陶瓷膜性能决定了清洗剂的选择范围很广,总是可以确立合适的清洗方法来恢复膜通量,保证了微滤过程的开业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覆盖延伸系统集成厂家认证考试试题(技术).doc
- 中国税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展望.doc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压力容器检测站.ppt
-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doc
-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doc
- 中国精油行业市场研究精确报告.doc
- 中国纺织的现状与未来.doc
- 中国股市的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ppt
- 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的联动分析.doc
- 中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探析.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功能电加热管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环保型风扇叶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工珠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刚砂硬化耐磨地坪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防臭鞋行业市场调查、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白消安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耐磨圆风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直切刀头行业市场调查、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联开关带调速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猪环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