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建筑事务所:中国国家博物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mp建筑事务所: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源:互联网 上传人:NorthernStar 发表时间:2011年3月30日   改建和扩建工程由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   在奠基4年后的2011年4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面对公众开放。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改建和扩建工程由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事务所担纲设计。位于北京心脏位置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总面积1919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并将成为一扇展示古老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的窗口。届时柏林国际博物馆馆长米歇尔?艾森豪尔、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馆长马丁?罗特、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馆长克劳斯?施恩克、建筑师曼哈德?冯—格康以及多位中方代表将应邀出席开幕庆典。   原有建筑建于1959年,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是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被誉为新中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建筑屋顶的叠加退阶设计借鉴了紫禁城殿宇重檐庑顶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天安门广场建筑屋面样式,但其局部细节与建筑材料均富有时代特色。此外,保留建筑极具代表性的柱廊和开窗也经由现代的建筑语汇得到了重新演绎。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4月1日开幕,届时一个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德国临时展览“启蒙的艺术”也将同期开幕。2700平方米的陈列空间内将展出来自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和巴伐利亚国家绘画博物馆珍藏的450件启蒙时代的艺术珍品。展览呈现了启蒙主义思想对18世纪乃至近现代造型艺术和艺术思潮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北京   设计竞赛:2004年一等奖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斯特凡?胥茨,以及施蒂芬?瑞沃勒和多莉丝?舍弗勒方案调整阶段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斯特凡?胥茨,以及施蒂芬?瑞沃勒   项目负责人:马提亚斯?魏格曼,以及帕特里克?弗莱德   方案设计人员:Gregor Hoheisel,Katrin Kanus,Ralf Sieber,杜鹏,董春嵩   施工设计人员:鲍威, Johanna Enzinger,Anna Bulanda-J.,孔晶,Andreas Goetze,郭福慧,Mulyanto,陈悦,郑昕,高华, 邢九洲,Helga Reimund,Tobias Keyl,Christi-an Dorndorf,Annette Loeber,Verena Fischbach,姜琳琳,刘焱,Mehrafarin Ruz-behi,Yoko Uraji,韩露,夏琳,田江海,Uli Bachmann,Ajda Guelbahar,Iris Belle,Sabine Stage 中国合作设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业主:中国国家博物馆   建筑面积:192000平方米   设计开始:2004年   设计调整:2005年   奠基:2007年3月17日   建设周期:2007年—2010年   德国建筑事务所gmp architekten最近完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设计,gmp的方案在这次国际竞赛中获胜。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北京,这个方案的初衷是要将原有博物馆建筑和新建筑结合起来,尽量不要破坏原有建筑风貌,在此基础上将新与旧,当代与传统有机的融为一体。   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毗邻故宫和人民大会堂。新设计的建筑在尺度与形式上都与周边环境相呼应。 西门   在进入西大门之前,先要经过一个宽敞的庭院和大台阶,一排修长的柱廊支撑着突出的大屋顶,建筑师在屋顶的设计上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   在建筑内部,一个260米长的入口大厅将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拓宽了的中心区域直面建筑最突出的中心广场。论坛大厅,一个宽阔的核心空间从主要走廊中分离出来,连接了建筑的南北两翼。平面布局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三段式划分方法,多功能前厅和活动空间用当代的建筑语汇重新诠释了传统中国建筑。室内装饰材料选择了木材、石材和玻璃,和谐统一的风格诠释出了自然大气的空间氛围,而具有特殊功能的意义的房间则选用了对比强烈的材料。 公共大厅   北侧的建筑朝向长安街,其内部展厅主要展示了中国现代发展史,而南侧的建筑则包含了一座图书馆。在新加建的建筑中,主要展览区域被划分为四个重叠的楼层,分别位于中心大厅的南北两侧,其中包含接待处,宴会厅和举办小型活动的多功能厅。 主楼梯间 上层 VIP 区 (左)中庭;(右)外部细节 柱廊及开窗风格 - 用当代建筑语汇重新诠释了原有建筑 正立面 外部效果 基地鸟瞰图 概念草图 总平面图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