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3
- 1
- 约3.5万字
- 约 24页
- 2017-08-2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5-09-28 颁布
- | 2006-05-01 实施
- 1、本标准文档 共2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91.100.50
Q 27 药黔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6776-2005
代 替GB16776-1997
建 筑 用 硅 酮 结 构 密 封 胶
Structuralsiliconsealantsforbuilding
2005-09-28发布 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 16776- 2005
月U 舌
本标准5.1,5.2,5.3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C1184-2000a(硅酮结构密封胶》。
本标准根据 ASTM C1184-2000a重新起草,在附录E中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STMC
2000a章条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ASTMC1184-2000a的主要区别如下:
— 提高了拉伸粘结性指标;
— 增加了枯结破坏面积、23℃下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23℃下拉伸模量;
— 水一紫外光照拉伸粘结性试验方法采用我国JC/T485标准。
— 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o
本标准代替GB16776-1997
本标准与GB16776-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规范性引用文件采用最新版本(1997版第2章;本版第2章);
— 邵氏硬度、23℃拉伸粘结性指标作了修改;(1997版的表 1序号5,6;本版的表 1序号5,6);
— 增加23℃下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指标;(本版的表 1序号7);
— 增加23℃拉伸模量(本版5.4);
— 邵氏硬度试验补充了试片制备过程(1997版6.7;本版6.7);
— 修改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结构装配系统用附件同密封胶相容性试验方法》(1997版附录
A;本版附录A);
— 取消了原附录B(1997版附录B);
— 增加了附录B(规范性附录)((实际工程用基材同结构胶粘结性试验及结果的判定)))(1997版附
录A;本版附录B);
— 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附录)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模量》、附录D(资料性附录)((施工装配中结构
密封胶的试验方法》、附录E(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STMC1184-2000a对照》。
(本版附录C、附录D、附录E).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郑州中原应用技
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中国化建苏州防水材料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南海市佛山市嘉美化工集团公司、南海市使
你佳粘胶厂、广州市新展粘胶厂、广州市高士实业公司、广州白云粘胶厂 武汉凌云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
司、成都硅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凌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国家合成树脂质
检 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启元、刘武强、张德恒、丁苏华、刘 明、朱志远、刘虎城、王跃林、冯祥佳、
李步春、王有治、王奉平、吴弋德、龚万森、王建东、武庆涛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16776-19970
G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G-T3053-1998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pdf
- JGT 258-2009非金属复合风管.pdf
- GB/T10120-1996年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pdf
- GB/T_228-2010年_金属材料_拉伸试验_室温试验方法.pdf
- GB_T_14598_301-2010年微型发电机变压器故障录波装置技术要求.pdf
- GBT10561-2005年_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pdf
- GBT13148-91年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pdf
- GBT25777-2010年 焊接材料熔敷金属化学分析试样制备方法.pdf
- GBT 1040.4-2006年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方法.pdf
- GBT 21412.1-2010年 石油天然气工业 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与操作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推荐做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