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堵排一体化技术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堵排一体化技术研究.doc

调堵排一体化技术在小洼油田研究与应用 马强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金马油田开发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小洼油田属深层特稠油油藏,高轮次注蒸汽吞吐开采,指进和超覆通道已经形成,底部原油物性变差,残余油饱和度增加,地层存水率升高,油井普遍高含水。为了提高油汽比,改善吞吐效果,开展的调剖、封窜、助排和降粘等单一技术,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措施效果逐渐变差。新近研制的调堵排一体化复合技术,经过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在35井次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改变了蒸汽超覆和指进的通道,提高了油层纵向动用程度,达到了周期增产和减缓递减的目的,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为类似的高轮次吞吐油藏,提高最终采收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调堵排一体化技术;高轮次蒸汽吞吐;室内实验;现场应用;油层纵向动用程度 前言 小洼油田沙三段油层埋深1310~1460m,平均有效厚度22.3m,孔隙度29%,平均渗透率1362×10-3um2,属厚层块状构造油藏,50℃时平均地面脱气原油粘度12615mPas,原油密度0.987g/m3,凝固点18.24℃,胶质沥青含量33.36%。经过九周期以上的高轮次吞吐,蒸汽指进、超覆和汽窜等现象极为普遍,蒸汽通道基本形成。吞吐后期具有两高两低两长(采出程度高达24%以上,吞吐轮次高;地层压力低于2.7MPa,油汽比低于0.4,下泵井排水期越来越长,恢复液面时间越来越长)的开发特点。 针对高轮次吞吐的开发特点,采取的单一机械或化学调剖措施,初期在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等方面见到了较好效果,但后期的增产作用逐渐变差;针对地层存水率高,热焓等降粘作用变差,油汽比变差等现象,采取的单一助排措施,效果也逐渐变差。虽然油层上部的较轻质组分采收率较高,但是底部的重质组分动用程度逐渐变差;蒸汽冷凝水的平均单井存留量高达5000m3,和稠油形成了乳状液,造成周期产油量递减加大,经济效益显著下降。为此,开展的调堵排一体化技术,在高温三相泡沫体系研究与现场应用中,为改善吞吐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1 调堵排一体化工艺技术原理 调堵排一体化工艺技术,集成了单一措施的各项优点。目前研制的高温三相泡沫体系,集化学调剖[1]和助排技术[2]于一身,在纵向上对高渗透层和蒸汽超覆层段进行暂堵和二次封堵,在平面上改变蒸汽前缘的推进方向,从而达到调整吸汽剖面,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扩大蒸汽波及系数,降低存水量,提高回采水率和蒸汽热效率等目的。并可根据油井的储层特点和不同的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高温三相泡沫体系的药剂组分。 1.1 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原理 (1) 高温三相泡沫溶液,随蒸汽前缘携带的聚合物凝胶和悬浮固相颗粒等复合物,首先进入高渗透层,起到封堵汽窜和超覆通道的作用,在后续的蒸汽和高温作用下,在高渗层和大孔道中形成暂堵,并逐渐增加体系的强度,增强调剖效果,改变蒸汽通道,使蒸汽走向中低渗和中小孔道,提高油层的纵向动用程度,提高油汽比和周期产油量[3]。 (2)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高温三相泡沫溶液,在地层200℃以上的温度和蒸汽冷凝水的作用下,暂堵和封堵作用逐渐解除,凝胶体系水化,释放出高温表面活性剂及氮气,使暂堵的高渗透层继续发挥生产作用。同时,高温三相体系形成良好的泡沫溶液,在油层孔道中产生“贾敏效应”,形成二次调剖,控制和改变蒸汽及液体的走向。 (3) 高温三相泡沫溶液,可以有效剥离岩石表面的油膜,改变润湿性,防止蒸汽冷凝水与稠油形成油包水乳状液;与稠油形成良好的水包油乳状液,降低了稠油粘度和流度比,改善了地层系数,起到了降粘作用。 1.2 高温三相泡沫体系助排原理 高温三相泡沫体系,在蒸汽热能与表面活性剂等双亲分子的“协同”作用下,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便于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减少渗流过程中原油的流动阻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条件;使岩石表面由油润湿性转化为水润湿性,毛细管阻力减小,相渗透率改善;注汽前缘的油水粘度比下降,产量大幅度上升,存水率降低,同时提高了蒸汽的波及系数和周期产油量[4]。 2 室内实验研究 2.1 高温三相泡沫调剖剂室内实验研究 高温三相泡沫体系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机交联剂(酚醛树脂)、热稳定剂、木素纤维、复合树脂、表面活性剂及AC发泡剂等复合组成。针对油井的不同特点和开采情况,配比不同的浓度,以增强调堵排一体化的吞吐效果。 2.1.1 凝胶体系性能 用分子量为800~1000万(水解度为25%)的HPAM、酚醛树脂、热稳定剂等进行成胶试验。分别将各组分按不同量加入水中,配成均匀体系后放置在50℃恒温水浴中,定时观察溶液的粘度变化,当体系失去流动时视为成胶时间,以确定成胶的可控时间。 可见:HPAM和交联剂的浓度分别达到0.6%和0.2%时,高温三相泡沫体系的粘度就可达到10000mPas以上,成胶状况良好,时间可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