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产氢工艺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产氢工艺研究.pdf

药  物  生  物  技  术 136 Phar maceutical Biot echnolo gy  2006 ,13 (2) :136~139 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产氢工艺研究 1 ,2 1 1 1 1 1 ,2 林赛珍 ,徐  敏 ,章宗铭 ,周牡丹 ,陈奇剑 ,金志华 ( 1. 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浙江 宁波 3 15100 ; 2 . 浙江大学材化分院化学工程系 ,浙江 杭州 3 10027) 摘  要  采用响应面法对丙酮丁醇梭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厌氧发酵最佳条件为温度 38 ℃、p H 值 6 . 0 、热休克时间 1. 5 min 。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 ,所得氢气含量高达 10 . 5 L/ L ,丙酮含量为 5 . 94 g/ L ,正丁醇 含量为 9 . 4 1 g/ L 。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发酵 ;丙酮丁醇梭菌 ; GC ;响应面法 中图分类号 :Q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9 15 (2006) 020 13605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 1  材料与方法 重大挑战 。与其它传统的能源燃料相比,氢气具有 能量密度高 、热转化效率高 、输送成本低 ,燃烧时只 1. 1  菌株 ( 生成水 ,无二次污染物等诸多优点 。现有的制氢技 菌种 :丙酮丁醇梭菌 Cl os t ri d i um acetobuty l 术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两大类 。物理化 icum CICC 8008) ,购 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 学方法制氢技术成熟 、氢纯度高 ,但效率低 、能耗 中心 。 高 、制氢成本昂贵 。生物制氢可有效利用生物能 1. 2  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源 ,且可减少工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石 1. 2 . 1  培养基  以 4 % ~6 %玉米粉为基础培 化燃料的使用 。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生物制氢具 养基 。 有高效 、节能、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 1 ] 。 1. 2 . 2  培养方法  菌种先在沸水浴下热处理[ 5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生物制氢的方法也不断地多样 1~2 min ,再于 35 ℃~39 ℃下厌氧培养 。 化 。有资料报道 :采用活力强的产气夹膜的最大的 1. 3  分析方法 产氢速度为 18 ~23 L/ h ;任南琪等采用有机废水 1. 3 . 1  氢气的测定  利用氢气的易燃性且燃烧后 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获得产氢能力可达 5 . 7 L 生成水的特性进行定性测定 ,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H / L 发酵液[ 11 ] ;J onat han Woo dwar d 用 10 种商 气体和定量测定 。 2 业用酶使戊糖磷酸盐循环与氢酶产氢过程相耦合 , 1. 3 . 2  菌浊度的测定  用去离子水稀释发酵液至 使产氢达到 11. 6 mol/ mol 葡萄糖[ 13 ] ;利用类腐败 适宜的浓度 ,用分光光度计测 OD600 值 。 梭状芽孢杆菌 M2 1 ( Clos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