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今医鉴》七情五郁的心理学思想探讨.pdf
维普资讯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Journ~ofIntegratedTraditioh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6Jul,15(13) ·1713 ·
《古今医鉴》七情五郁的心理学思想探讨
苗 萌 ,刘 健 ,王米渠
(1.北京炳奎 中医门诊部,北京 100091;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11成都 410075)
[摘要] 《古今医鉴》中以情志活动与疾病相关为中心思想,有关七情五郁的心理学思想有四方面。七情九气,诸
气为纲.在情志疾病中男性、女性具有不同发病特点。健忘心脾虚,不寐心胆怯,从藏象学说出发做三方面的分析。五
郁专章论,发挥越鞠丸,(-g令医鉴 ·郁证》专篇着重讨论五郁,该篇引用 《丹溪心法》越鞠丸加减变通为 “加味越鞠丸、越
鞠保和丸”。 “梅核气”论气,“胁痛”治肝郁,肝气郁滞为胁痛发病原因之一。古代 医家十分重视人的七情等心理因素
对机体、疾病、健康 的影响,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提示。
[关键词] 七情;古今 医鉴 ;心理学思想;五郁;龚信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6)13—1713—02
古《今医鉴》是明代龚信纂辑 ,原作八卷,后经王肯堂订 于心脾二经。盖心之官则思 ,脾之官亦主思 ,此由思虑过多,
补。改为十八卷n]。该书汇集上至 《黄帝内经》,下至元明诸家 伤于心则血耗散,神不守舍;伤于脾则胃气衰惫,而虑愈深。”
之论,博采众长,分门别类。首列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四项 心藏神,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人的精神、意识 、思维、情感活
总论,其次分论各科诸门,每门列若干证,涉内、外、妇、儿、杂 动才正常。脾在志为思。思 ,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
科病证百余种。其中有以情志活动与疾病相关为中心思想的 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思虽为脾之志,但亦与心主神明有关,
专篇,专章论述心理疾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等问题。尽管这 故有 “思发于脾,而成于心”(《甲乙经》)之说。正常的思考问
些并非为该书第一次提及 ,但也可以追溯到中医心理学思想 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 良的影响,但是思虑过度、所思
相当长的历史l2],可见历代医家对中医心理问题始终在进行 不遂等情况下 ,就会影响气的正常运动,形成气结和气滞。从
思考 [3]。笔者仅就 《古今医鉴》中有关七情等的心理学思想谈 而影响脏腑生理功能,脾不健运,心神失养,进而出现健忘、失
谈个人研究的认识 。 志、不寐 。
1 七情九气 。诸气为纲 《古今医鉴 ·不寐》中 “胆经有痰 ,神不归舍,令人不寐”为
古《今医鉴 诸·气》篇中论述到 “夫天地之气,常则安,变则 邪实;“胆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为虚实夹杂,木不生火,胆病
病”。人之 “九气,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是人体心 及心,以及心胆气虚,神魂不安,决断无权,善惊易恐_5J,神气
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其同样是在变 ,其变处于 “常”则可;太 失守,故不寐。从藏象学说出发应作三方面的分析,其一是情
“过”不及则不可,甚者为病。本篇以 《内经》中 “怒则气上 ,喜 志疾病对本脏而言,要分清虚实,如有痰之胆实,无痰之胆虚。
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泻,惊则气乱, 其二是虚实错杂,虚实因果,亦为常见,如 “胆涎沃心,以致心
思则气结,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为出发点,指出对 “九气”之 气不足”。其三,情志发病可五脏相兼,而侧重叉不同,如健忘
“过”致病应予以重视 ,“人禀天地之气 ,五运迭侵于外,七情交 心脾虚,不寐心胆怯 【。
结于中。”故有 “若内无七情之所伤,外无六淫之所感,何气病 3 五郁专章论 ,发挥越鞠丸
之有哉。”的结论,强调外在因素和人的情志活动对机体的影 (fi-今医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