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骂世与理性醒世——《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态度之比较.pdfVIP

感性骂世与理性醒世——《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态度之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性骂世与理性醒世——《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态度之比较.pdf

2008—03一15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Marl5.2008 SHAANXI 第10卷第1期 RTVUJOURNAL Vok10 No.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感性骂世与理性醒世 ——《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态度之比较 田 刚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聊奋志异’与t儒林外史)都写到了八股科举制之弊病及它对文人士子的毒害和摧残,但两者的表现 方式和揭露程度不同.‘聊斋)是作者怀着一腔悲愤通过花妖狐魅等神秘荒诞化的表现手法,矛头直指考官的不 公不明·以当局者的身份热腔骂世,在感性层面上进行了直接的显现.‘僵林外史)则取材子现实士林,以白描 的手法描摹原生态的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被八股科举所异化、所扭曲了的人物。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吃人的本 质,是一部以局外人的姿态远距离审视这一制度的理性醒世之作. [关键词]蒲松龄‘聊畜志异);吴敬梓馏林外史)I八股科举制I患性层面I理性层面 1207.41 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8—4649(2008J 010059—04 《聊斋志异》作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杰作,从多方面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全书有近70篇小 说,或描写蹉跎科场、落拓不遇的寒士的惨痛遭际}或挖苦考中的凡庸之士,或把打击的矛头对准昏庸贪 婪的试官,但却不反对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本身。《儒林外史》则引绳批根,揭露了八股科举制度的弊 病,从八股对士子心灵的扭曲与毒害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从此切人,本文比较了两作对八股科举制 看法的异同,审视了八股科举对文人士子精神的毒害和心灵的摧残.以及文人的逐步觉醒。 一、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弊端的揭露及表现手法的不同 科举在原则上为儒生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但到了清朝已弊端丛生,因而造成大批士子才不获 展,进身无门,赍志以没。对此,蒲松龄有切肤之痛。《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有关科举考试的作品, 往往真幻相间,以具体形象的故事表现了蒲松龄对试官、科场、举子的深刻观察.在蒲松龄的笔下科举考 试往往“黜佳士而进凡庸”(《三生》)。“陋劣幸进,而英雄失志”(《于去恶》)。《叶生中.叶生。文章辞 赋,冠绝一时”,深受邑令丁乘鹤赏识,却屡困场屋,以至抑郁亡身。《司文郎》写一位出身文章世家的盲 和尚,擅长用鼻子闻出文章的优劣来,可是得到他好评的文章却偏偏没有考中,而使他闻之作呕的文章其 作者余杭生却得以高中。他辛辣地讽刺道:“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其它如《三 生》、《于去恶》中无不反映了这一事实。面对是非颠倒、朱紫莫辨的科场,蒲松龄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懑, 矛头直指考官,斥责考官或不学无术为“师旷式”的盲试官,或贪赃枉法,为“和峤”式的钱财迷,且对 前一类群体,抨击尤力。可见,作者意识到这是普遍现象,认知颇具深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科举 的不公亦有涉及。如周进当了学道后。凭主观好恶随意点黜,杂学旁搜的举子皆遭惩罚。审范进文时,先 觉不通之极,转瞬又觉字字珠玑,根本无客观标准可言。为一句戏言,让范进关照举子苟玫。两作同写科 举不公,吴敬梓多用曲笔,在情节的自然流动中显态度,冷峻而客观。 八股科举导致儒生普遍空疏无学。八股文体僵化,且要“代圣贤立言”.毫无个人见解.加上应运而 [收稿日期]2007—09一15 [作者简介]田刚(1982一).山西省大同市人,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古代文学研究生. 59 万方数据 田 刚.感性骂世与理性醒世口].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生的“程墨”选本畅销,士子甚至不读《四书》亦能考中。蒲松龄对此痛心疾首。嘉平公子通过人鬼 相恋的故事,讥嘲“风仪秀美”而别字连篇的秀才,使女鬼都深以为耻,长叹“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何等切齿的热骂!同样,在《儒林外史)中,张静斋不明本朝历史,汤奉、范进随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