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人物描写(教案)2.doc

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人物描写(教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人物描写(教案)2.doc

2010年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人物描写(教案) 一、人物描写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 1、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 ??? 2、描写人物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有的还有推动情节、体现主旨的作用 ??? 3、答题步骤:分清描写类别,指出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 4、典型例题:05福建05山东(心理)07上海(视觉听觉)07广东(动作) ??? 例1、(07上海高考卷) ???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8分) ??? 阮郎归。初夏 ??? 苏 轼 ???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 1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 15、(3分)D ??? 例2、07广东卷 ???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溪亭 ??? 林景熙 ???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 答: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 例3、2005年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 江阴浮远堂 ??? 戴复古 ???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 二、人物描写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 ??? 1、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 ??? 2、描写人物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有的还有推动情节、体现主旨的作用 ??? 3、答题步骤:分清描写类别,指出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 4、典型例题 ??? 例1、07江苏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22分) ??? 麦? 天 ??? 雷抒雁 ???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 说到杏黄色,那些藏在叶底的青绿色酸杳,也比着劲,从绿叶上露出些艳红和淡黄的脸庞来。一整夜一整夜,“算黄算割”的鸟唱,吵扰着农人的甜梦,让人弄不清是梦是醒。 ??? 麦天,真的要到了。 ??? 关中人把收麦的日子叫麦天。麦天,是农人的苦日子,却也是大节日。许多年许多代以前,有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有一天便是站在关中大地这金黄的麦田边,看着农人挥镰割麦,写下一些诗句:“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这首《观刈麦》的诗被叫做悯农诗。看着农人忙碌辛苦的劳作,想着他们艰难的日月,诗人难免不生出些感慨。这诗句于是便和麦子一同在田地里生根,一代一代生长着,收割着,被吟唱着。 ???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和着端午节的临近,路上走亲戚的人也便多了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要走走娘家。走亲戚不能空手,胳膊上挎着篮子,拎着袋子,提着盒子,装的无非是些鲜果吃食之类。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了头,就有说不完的话。说思念,叙家常,夸丈夫,聊弦子;自然也少不了说些打工挣钱的难处,孩子上学的忧心,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到丁饭时,女儿又随娘入厨,像先前末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 ??? 女去看娘,男人守在家畦麦收前的杂事。搭镰前最后一集是“畦农会”,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凄凑热闹,急锣紧鼓要唱《喜开镰》。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