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高中新课程高一年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2011学年高中新课程高一年段.ppt

2010-2011学年高中新课程高一年段 月考语文水平测试 (10月) (必修模块1之第一、二单元、《论语》之《学而篇第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课件制作:顺昌一中 陈汉繁 2010、10、20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注意用正楷字默写)。(9分)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4)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2.仿照前后的语句,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表达对诗人笔下的四季之意的体味。(3分) 自古文人对于四季的感觉常常因为经历、素养、精神境界的不同而各有差异,这也恰恰印证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的观点。“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是戴望舒笔下朦胧凄美(凄婉、迷茫、惆怅、愁怨、哀婉、忧郁,意思合理即可)的春,“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是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在即时沉默含蓄的夏,“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毛泽东笔下蓬勃绚烂的秋,“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是艾青笔下冰冷凄凉的冬。 3.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12分) (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或陷入困境 今义:生活贫穷或经济困难或物质上不富有 4.文学常识填空。(6分)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5.在你看来,《再别康桥》一诗的“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请选择其中“一美”作简要鉴赏。(4分) 音乐美:①押韵,韵脚严整,韵脚为娘、漾,摇、草。②这两节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节构成,旋律(音乐)和谐,节奏感强、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6.发挥联想、想象能力,要求用下面三个意象描绘一种意境,必须有排比手法。 (不少于40个字) (6分) 校园 身影 道旁树 (二)完成下面有关《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题目。(10分) 7.(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B.吾属皆且为之虏矣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3)下列句子中,加波浪线字是相同活用现象的一组( )(2分) A.晋军函陵 / 籍吏民 B.常以身翼蔽沛公 / 卒起不意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群臣怪之 D.且贰于楚 /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A 名词作动词 (B 名词作状语/通假 C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D 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副词) (5)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此项王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其斯之谓与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三)阅读以下《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语录,完成以下各题。(18分) 8.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第6章)这句话所表现的儒家把“德”摆在比“文”更重要的位置的认识。(3分) 9.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12章) 有子曰: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