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2.ppt
1、雷电的成因 闪电和雷鸣,是天空中雷云的一种放电现象,在雷雨季节,地面上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遇冷后凝成水滴,开始降落,与上升的气流发生碰撞和摩擦,生成正电荷;上升气流中的水粒,带的是负电荷。它们互相靠近或接近地面上的突出物体时,就产生了放电现象。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几十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这就是在地面上看见和听到的闪电和雷鸣。 2、雷电的危害 打雷时,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广东潮安发生雷击伤亡事件 造成7死4伤 中新网广州7月11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昨天下午5时40分,广东省潮安县铁铺、浮洋、凤塘三镇发生雷击伤亡事件,共造成7死4伤。 昨天下午5时40分,铁铺镇铺埔村8个村民在田间采茶时突遇暴雨,8人跑进茶园中央的凉亭避雨。这时暴雨夹着雷电将凉亭劈成两半,亭内8人都被击倒在地。不久,其中一村民因所站地点未被雨水淋湿,伤势较轻醒来,发现倒在身旁的妻子一只脚已被雷电击成黑色,背上衣服被烧掉一块,遂推醒妻子,夫妻两人骑摩托车回村求救。村干部和村民接报后赶赴事发地点,将其余6人送还进医院。当晚8时许,此6人被告不治。另悉,同是发生雷击伤亡的还有浮洋镇陇美村,1死1伤;凤塘镇,伤1人。 2、防雷设施 避雷针原理 装置避雷针是避免雷击的有效方法。在房屋最高处竖一金属棒,棒下端连一条足够粗的铜线,铜线下端连一块金属板埋入地下深处潮湿处。金属棒的上端须是一个尖头或分叉为几个尖头,这就是避雷针。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而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人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关于避雷针 ?? 早在公元220年至265年的三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避雷室的设备,这在当时的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公元420年至589年的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有“避雷室”。 ?? 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都有不同形式的避雷设备—雷公柱。避雷室、避雷柱,这些设施都是为了避免雷击而设置在各种建筑物上的。这些避雷设置,要比以前认为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于公元1752年发明避雷针要早得多。 公元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和他的儿子)在费拉尔德亚城雷雨交加的一天进行了捕捉雷电的实验。他和他的儿子将一只带有铁丝尖 端的丝绸做的风筝放上了雷电轰鸣的雨空。不久由于风筝有铁丝,立即从云中导下了电,直传到铁丝末端钥匙上,并放出火花。他将钥匙接触莱顿瓶(一个可充电的设备)把雷电储存起来,使之充电。这个惊人的实验结果,打破了关于“静电”和“动电”的绝对分割开的归说法,为电学发展作了很大贡献。富兰克林这一发现,使他想 到高大的建筑物经常有雷电击毁的情况,若把铁丝绑到高大建筑物的顶端,把雷电引入地下,不就可以避免雷击吗?于是他搞了避雷针。当他的避雷针应用在各种高大建筑物上时,免除了雷电击毁的危险。 以后,人们认为避雷针是美国人福兰克林最先发明的,苏联认为避雷针是18世纪时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明的,然而事实证明避雷设备和避雷针是中国最早发明的,而且要比美国人、俄国人早1000多年。 这个结论是由华南工学院建筑系龙庆忠教授,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并发表了论文,在论文中用大量的史科和实物证明避雷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 这个结论不仅我国科学工作者证明了,而且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 戴马甘兰也证明中国人发明避雷针要比欧美国家早。因为他在我国旅行中也发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物上早就有避雷设置。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4、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剪刀或绝缘柄破损的钳子剪带电的导线 B、电线上晾衣服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离带电体 D、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在地上,不要靠近,更不要去拾 你知道吗? 再见 重庆徐悲鸿中学八年级物理组 高大建筑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 5、注意防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等离子体物理(第五讲单粒子轨道运动(二)).pdf
- 5.1 圆( 1 ).pdf
- 5.1《交变电流-交变电流》同步导学(新人教选修3-2).doc
- 5.1光的衍射.ppt
- 5.27科技教育绽奇葩(城北小学).doc
- 5.3《探究电流周围的磁场》同步练习(沪科版选修3-1).doc
- 5.3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doc
- 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ppt
- 5.3弹力和弹簧测力计.ppt
- 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课件(人教版选修3-2).ppt
-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pptx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哲学与文化专题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二十四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突破主观题型关于“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分析说明类课件.pptx
- 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1 A sea story课件.pptx
-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课件.pptx
-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x
- 《黄继光》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pptx
-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Unit 3 The Internet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pptx
- 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2 Professional rescue team课件(内镶嵌音频).pptx
-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课件.pptx
- 第六章 6.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第2课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三册教学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护理技巧.pptx VIP
- JBT14159.3-2022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限额第3部分:液化设备.pdf VIP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图示.docx VIP
-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doc VIP
- 铁路内燃、电力司机考试题库.doc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Lesson 55-56 课件.ppt VIP
- 2025AI+BI峰会:DeepInsight Copilot 演进史以及未来探索.pdf VIP
- 《临床药学文献阅读汇报抗感染粘菌素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vap中的应用》课件模板.ppt VIP
- 2025年福建公需课答案.pdf VIP
- 2020四川园林绿化工程说明及计算规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