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2、隋朝政权的基础是( ) A、北齐 B、东魏 C、西魏 D、北周 3、和唐太宗无关的史实是( ) A、 建立唐朝 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 C、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D、注意“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 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契丹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吕后 5、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A、坊 B、东西市 C、瓦肆 D、勾栏 6、( ) A、B、 C、D、 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首诗反映了( ) A、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B、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 C、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发 D、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 8、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 ) A、回鹘 B、匈奴 C、吐蕃 D、突厥 9、是( ) A、 B、 C、 D、10、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 11、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 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1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3、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安石 14、书法《兰亭序》的作者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D、王献之 15、我们要加大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力度,这是因为( ) A、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壁画和大量佛经、文书B、里面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它的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部分洞窟是南北朝时期开凿的,年代久远 16、建立辽国的是( )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 17、( ) A、 B、C、D、 18、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19、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 20、( ) A、 B、C、D、二、辨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18分。其中,第21、22小题各3分,第23、24小题各6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 22、南宋都城东京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舍”。 错误: 理由: 23、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他们的杰出赞普尺带珠丹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24、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洛阳桥,以及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25小题12分,26小题10分,共2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2)根据材料二、三你知道宋朝时我国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当时最大的港口是哪里?(4分)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两点,4分)26、阅读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请回答:(1)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这一节日在今天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