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二一大地震谈自然地理学相关的自然灾害教育课程.doc

从九二一大地震谈自然地理学相关的自然灾害教育课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九二一大地震谈自然地理学相关的自然灾害教育课程.doc

從九二一大地震談自然地理學相關的自然災害教育課程 王筱雯、朱芝緯、林秀梅、劉正湖、劉雲漢、。;「,「?。 !」「!?」「「」。九月瑞伯、芭比斯颱風帶來的豪雨使得基隆河汐止、五堵一帶氾濫成災;1998年七月瑞里地震、1999年九月集集地震都對人員、建物造成相當大的損傷。 第一章 震災相關報導探討 第一節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相關報導的幾個面向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為台灣近百年來傷害最嚴重的地震,媒體在此次地震中,大篇幅的報導地震的災情和地震相關的知識。這些報導除了對於災情的敘述性報導以外,也是一個教導民眾地震相關知識的好機會。科學進步的現代,地震的預測仍有許多的盲點,無法突破。媒體的訊息,快捷廣遠,因此它在此次震災中的角色扮演,也就舉足輕重。 台灣位處世界的主要地震帶,無可免地要面對地震所帶來的災害。「我們無法消滅地震,只有設法不被地震消滅」。地震後,救災系統的建立、二次災害的防範、救災資源的整合、地震知識的報導、心理復甦與心靈重建等都藉媒體傳播。以下就媒體有關地震的報導作一整理。 表一 媒體對地震相關知識的報導 地震相關名詞 報 導 內 容 地震帶 世界主要地震帶、台灣地震帶 G力 地震的G值 地震分層 地震震源的深度、分類及定義 地震規模 震度、規模、日本阪神地震的比較 活動斷層 斷層帶、斷層通過地區、活斷層、正逆斷層之分 主、餘震 位置、次數及範圍 土壤液化現象 現象、成因 山崩(走山) 現象 上述的名詞以及地震避難的相關措施,媒體的報導有許多錯誤的地方。為避免誤導民眾,媒體應找尋專家做正確的定義及解釋,解答民眾的疑義。對於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內容,媒體記者應有一定的認知及規範,不要以一己之見,將許多未經過求證的資料恣意的報導。例如,媒體上可看到中部大地震威力是阪神的2倍,有些又說是10倍。主震的報導岐異度也很大,有些報導說主震在埔里,有些在名間、九份二山或集集。餘震的報導,則較能提供民眾瞭解地震的情況。民眾對於土壤液化(部分媒體寫成異化)現象大多會發生恐慌,媒體如果根據事實報導將有助於澄清民眾的疑慮。 第二節 媒體對震災報導的影響 防災常識的需求與報導----地震主震過後,還會挾帶具有破壞力的餘震,因此民眾迫切的需要被告知餘震的危險性。此次九二一地震所帶來的6.8級餘震,也造成了許多傷亡,這應該是可以加以減低的。 表二 媒體對地震災害的報導 防災常識報導 內 容 防二次災害 危屋莫入、避免接近危險建築物 堰塞湖、水庫安全 位置、現象、成因、危險性 落石防範 山區邊緣,容易落實應避免上山 土石流的防範 有土石崩落的區域應加以防範 地震後許多民眾為了搶救自己的財物,進入經過地震而成為危樓的房屋內。這個動作非常危險。事實也證明有人因此而傷亡。許多河川的中上游,因發生山崩而形成許多堰塞湖,民眾對此感到恐慌,若能適時的將堰塞湖形成的地區、範圍及危險性的告知民眾,則可減輕民眾的疑慮;台灣中部的許多丘陵地帶,地質疏鬆,經過地震的震動後,處於邊緣地帶的山區道路,非常容易有落石發生,民眾應有危境莫入的危機意識。此時應減少到山區活動,以免發生類似南投民眾因上山採茶而造成五死八傷的憾事;災區受到地震,使得許多地區的山體崩塌,造成許多的土石堆,這些土石堆如若遇到下雨,會產生相當大的危險性。以上種種可能發生的危險,媒體應可提供此類資訊供民眾參考。 第三節環境教育-----資源整合、疾病防治、防震教育的報導 表三 媒體對地震相關環境教育的報導 環境教育 內 容 資源整合 物資運補、物資需求表、救援報導 疾病防治 環境衛生、傳染病防治、傷病醫護 防震教育 學校防震教育、防震宣導 心理建設 心靈諮商、防範自殺、心理醫療 檢視此次九二一地震,媒體的相關報導,除了少數由專家學者所發表的專業性文章外,媒體的報導,並沒有發揮多大的功效。大篇幅的災難報導,除了讓其他未受災的民眾感到哀傷外,並沒有其他的功能。對於地震的資訊,媒體往往未能正確的加以判斷,就搶先報導,偶有誤導民眾之嫌。 防震教育要落實到生活層面上,才能維繫我們生命的安全。以往我們在學校教育中,也有相關的教育內容。對應到此次大地震,吾人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學校的防災教育,一方面也要加強民眾的社會教育,才能產生認知與行動一致的結果。因此在檢視完媒體報導的功能後,接者對學校課程及其他國家的防災教育作探討。 國內地理課程中的防災課題 地理是一門強調人地之間諸種關係的學科,只要能納入此範疇內的問題,都可視為地理研究的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