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监测报告的撰写.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病监测报告的撰写.ppt

性病监测报告的撰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2008年11月27日 一、撰写性病监测报告的必要性 (一)履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二)实现疾病监测的目的 (三)开展信息交流 (四)积累历史资料 (一)履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它预防控制工作。 (二)实现疾病监测的目的 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监测是指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实、分析传染病疫情动态,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 二、疾病监测报告相关概念 (一)监测报告 疫情报告:传染病在人、时、地三间的动态分布; 血清学监测(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人群的易感性; 环境监测:传染源、宿主、媒介、传染来源的情况; 病原学监测:病原体的类别、毒力、耐药情况; 效果监测: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STD监测的内容包括STDs或其后遗症的发生率或现患率、耐药监测、行为监测、STD筛查及STD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及质量等。 (二)疫情报告    疫情报告包括常规疫情报告(日、周、月、季、年)、特殊疫情报告(暴发疫情、重大疫情、灾区疫情、新发或原因不明群体性疾病)、传染病漏报、疫情资料管理和利用、疫情报告管理的检查指导等内容。 三、性病监测报告种类 (一)按时间分类:月、季、年监测报告。 (二)按监测数据来源分类:常规监测(病例报告)、监测点监测、专题调查、漏报调查、耐药调查、干预效果。 四、性病监测报告撰写内容    监测报告的撰写以监测内容、目的为依据。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本次培训内容以病例报告和监测点监测为主。 (一)资料来源    传染病报告卡提供的信息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 (二)性病监测报告内容  1、概况 2、流行趋势 3、三间分布 3.1时间   3.2 地区  3.3人群  3.3.1年龄 3.3.2性别 3.3职业 4、其它:报告质量、网络直报前后、个人性行为。  5、结论、建议 1、概况        常用指标: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死亡率、构成比、定基比、环比、与去年同期、上一周期的比较等。其中发病数预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发病率反映疾病发生频率、死亡率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性病监测点性病疫情季报:2008年第1季度全国105个性病监测点共报告5种监测性病26104例,各病种报告病例数(构成比)按数量大小依次为梅毒9785例(37.48%)、淋病5242例(20.08%)、尖锐湿疣5047例(19.3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4723例(18.09%)、生殖器疱疹1307例(5.01%)。    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周报;2008年第44周(11月3日零时至11月9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甲乙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109215例。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霍乱30例;乙类传染病7705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丙类传染病32129例,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       2007年梅毒疫情分析年报:2007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梅毒病例217473例,死亡64例,报告发病率16.54/10万,略高于淋病(11.13/10万)。与2006年相比,梅毒报告发病率上升20.91%。2007年梅毒死亡率为0.0049/10万、病死率0.0294%。    所报梅毒病例中,Ⅰ期68230例、Ⅱ期44766例、Ⅲ期1640例、隐性梅毒94609例、胎传梅毒8228例,其中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梅毒报告病例总数的43.50%。与2006年相比,全国各期各类梅毒报告病例数均呈增长之势,其中以胎传和隐性梅毒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31.88%和29.48%。 2、流行趋势    描述流行趋势的指标多用发病率、年均增长率、患病率等指标,当人口数固定时,发病数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同一地区,由于人群年龄、性别构成相对固定,可以直接比较。    不同地区比较时,发病率、患病率会受年龄、性别、疾病报告、诊断的正确性的影响,要进行标准化。 3.1时间分布 3.2 地区分布 2004-2007年性病报告发病率居前6位地区分布 位次 淋病 梅毒 AIDS/HIV 1 上海 上海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