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山水画比较从景胜到意胜.pdfVIP

唐、五代、宋山水画比较从景胜到意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7月 焦作大学学报 №.3 第3期 JOURNALOFJIAOZUOUNIVERS【TY JoI,2007 唐、五代、宋山水画比较:从景胜到意胜 路铠铭 (焦作大学艺术系,河南焦作454003) 摘要: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嶷熟,展子 虔《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盛唐的昊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 画法。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迭到高峰。继荆浩、关全、董 源、巨然分别开创并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全、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檀胜场。北宋郭熙父 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 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蒂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山水画又出现了 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高峰,也完成了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统一。 关键词:山水画;转变;景;意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57(2007)03—0027一02 宋代山水画家、理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 水画在空间结构上的特征。而吴道子白画的出现也预 训》中简要归纳了山水画存在的意义和山水画创作的 告了水墨画时代的到来。中晚唐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 意义:娱人养性明志。他明确指出,人之所以爱山水, 文人、处士,放弃用色,而是以泼墨或破墨的革命性方 是因为人心中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台内外之理”的境 式来作画,创造了所谓的“逸品画风”。相较于设色,水 界,于是,体察山水时“以转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 墨更适合用来表现面的杂性、丰富的层次感。 之目临之则价低”。中国山水画虽然以自然风光为主 但不管是青绿山水还是水墨山水,他们都以对自然 要描写对象,致力于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甚至省略 的真实摹写为基础,对自然真实的描写在这一时期的山 山水中的人物,或把人物视为点景,但决不是被动的摹 水画作品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山石树木的刻画细 写,决不忘表现审美主体的认识、理想、感’睛与愿望。 微而呆板,构图讲究而充满。从李昭道的《明皇幸蜀 尽管出现在画面上的山水是有限的,但通过有限的取景 图》对云的真实刻画和王维的《辋JII图》对庄园完整的 表现的却是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者在 描摹,虽是太山大水但却少一份写意,正如张藻所主张 一山一水中寄托了对国家乡土的感情,以美的形式展现 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山水给我们展现的也 人的理想,激起共鸣,达到娱人养性明志的目的。 是一个现实而优美的可居之境。很明显,以景取胜是唐 至唐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的《游春图》, 代山水画的精髓。 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在不大的绢面上 纷争并峙的五代十国在绘画创作方面并没有停止, 描绘出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大山大水。从画面 仍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唐代和宋代之间形成了 看,《游春图》山石作圆弧状规则排列,画面中央利用山 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山水画的创作出现了必荆浩、关 石斜向排列暗示了深远的空问,不过由于设色的缘故, 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 显得较为装饰化。树木的枝干皆向左右两侧伸展,树木 山水画派,前者以雄峻取胜。后者以秀丽见长。但南北两 与石块之间缺乏有机的关联,仅具有拼贴式的关联。相 派都主张对真山术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塑造真实动人的 形之下,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山石的造型、布局较 艺术形象。画家所关注的是作品本身所展现出来的山水 为复杂,山石与树木之间有机关联。虽然两图同为勾勒 真貌,才有北方太行山的雄峻和南方烟雨淋漓的秀丽。 轮痹再于内侧填入重彩的青绿山水,但后者的构图造型 北宋为山水画最辉煌的时期,北宋山

文档评论(0)

润笔+解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