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木霉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初步研究.docVIP

生防木霉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初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防木霉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初步研究.doc

生防木霉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初步研究摘要木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主要作用方式有:竞争、重寄生、抗生、溶菌作用。温室盆栽试验显示,木霉可显著防治黄瓜枯萎病菌。   关键词木霉;黄瓜枯萎病菌;生防      木霉(Trichoderma spp.)属真菌界、双核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真菌属,是迄今为止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生防菌[1]。木霉的生防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竞争、重寄生、抗生、溶菌等[2]。研究木霉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及防治效果,可以优选木霉菌株,从而提高生防效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病株上分离的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为拮抗对象,土壤中分离的木霉菌株为拮抗菌。      1.2试验方法   1.2.1竞争作用。采用对峙培养法[3],在直径为9cm的PDA平板一侧接种直径为5mm的病原真菌菌丝块,在平板另一侧接种拮抗菌,28共培养,观察两菌的生长情况。   1.2.2重寄生作用。在PDA培养基中央放置1块20mm×20 mm无菌盖玻片,在左侧距盖玻片40mm处接种木霉,右侧距盖玻片20mm处接种黄瓜枯萎病菌,28恒温培养。取下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的作用方式。   1.2.3抗生作用。在装有100mL PDB的三角瓶中接入直径5mm的木霉菌块,28、150rpm培养6d,取滤液离心后过0.22μm细菌滤器。在90mL、45的PDA中加入10mL上述滤液,摇匀倒成平板,接种直径为5mm的黄瓜枯萎病菌菌块。28恒温培养,观察生长情况。   1.2.4溶菌作用。将培养4d的木霉发酵液8 000rpm离心10min。取15mL上清液倒入培养皿中,接入黄瓜枯萎病菌菌块。浅层培养5d后观察生长情况。以高温灭菌的木霉上清液中培养的病菌菌块为对照。   1.2.5盆栽试验。将黄瓜种子经70%乙醇消毒1min,2% NaClO消毒5min,55温水浸15~20min,25浸泡2~3h,无菌水冲洗3次,25~30下催芽1~2d。将黄瓜枯萎病菌接种到麸皮玉米粉为31的培养基中,28恒温箱中培养至长满整个三角瓶。将催芽基本一致的黄瓜苗在木霉菌悬液(约1×108cfu/mL)中浸1h,取出于灭菌滤纸片上干燥1h后,播种于拌有黄瓜枯萎病菌制剂的土壤中。以无菌水浸种处理为对照。2结果与分析      2.1竞争作用   平皿对峙试验显示,木霉生长迅速,可快速占据空间,有很强的生长竞争优势,能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      2.2重寄生作用   显微镜下观察到木霉菌丝体缠绕着黄瓜枯萎菌丝生长,并在病菌菌丝上产生大量分枝,产生寄生作用。      2.3抗生作用   在PDA培养基中加入10%的木霉发酵液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不旺盛,与对照有显著的差异。      2.4溶菌作用   在未灭菌的木霉上清液中培养的黄瓜枯萎菌块,仅有细小菌丝的生长,数量较少;而在灭菌后的上清液中,黄瓜枯萎菌生长旺盛,形成大块菌丝团。      2.5盆栽防效试验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木霉浸种处理的黄瓜幼苗死亡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的66.7%。      3结论与讨论      作为安全而环境友好的生防因子,木霉在田间的施用可有效地防治作物病害,从而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作物农药含量超标及环境污染等问题[4-6]。因此,对木霉生防机制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将对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4参考文献      [1] 辛雅芬,商金杰,高克详.拮抗木霉菌的生防机制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4):88-91.   [2] HARMAN G,HOWELL C R,VITERBO A,et al.Trichoderma species-opportunistic,avirulent plant symbionts[J].Nature,2004(2):43-56.   [3] 蒲金基,曾会才.绿色木霉LTR12-1对黄瓜枯萎病菌防治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02,22(4):22-25.   [4] 吕天晓,徐凤花,李世贵,等.生防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9(4):130-134.   [5] 庄敬华,陈捷,杨长成,等.生防木霉菌生物安全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715-720.   [6] 王勇,王万立,刘春艳,等.生防木霉菌Tr9701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华北农学报,2006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