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古代农业的考古发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于德源
今北京地区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始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周武
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是为西周燕国之始。周初燕国都城的遗址,近年已在北京房山
县琉璃河董家林村发现,其始建年代在商朝末年或稍早一些“’。又据萤家林村古城遗址以东·
的黄土坡村商周墓地中存在大量带有明显商族文化特征的墓葬临’,可知在周初封燕以前,已
有商族人在此居住。(、左传·昭公九年)痃:“及武王克商,……肃慎、燕,毫,吾北土也。。
燕,毫,有些学者认为应连读为。燕毫。一国名,有些学者认为应分读‘‘燕”、“毫’两国名,然
而无论何解,可知在武王灭商之时,北方已存在一个叫燕或燕毫的商族国家,今北京房山县
琉璃河发现的商人墓葬和商末始建而被周人继承下来的古城遗址即此商族国家之遗迹。商、
周都是发达的奴隶制农业国家,因此北京地区古代的农业生产也是发展较早的。
我国古代农业始于新石器时代。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不多,较著名的只有上宅
东胡林遗址和雪山遗址,但多数遗址中能够说明当时经济生活的遗物不多,例如东胡林遗
址,只发现三具人骨化石,少量的装饰品和几片带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英石片而已n’为了了
解新石器时代北京地区的经济生活情况,现分别取北京东部天津蓟县围坊、三河县孟各庄和
西北部张家口等地区的考古发现,举例说明之。
1977年发掘的天津蓟县围坊遗址文化共有五层,分三期。其中第四、五层为第一期,属
新石器时代。围坊遗址第五文化层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黄褐陶次之,多为手制。
器形可辨者有大口罐、侈口罐、钵。壶等。其中,出土数量较多之I式钵为夹细砂褐陶,素
面、敛口、折肩、腹壁内收,与内蒙乌兰察布盟清水河县台子梁发现的属仰韶文化之完整器
相同。第四层出土陶器与第五层接近,但泥质陶的比例增加,有些陶器上有明显的轮制痕
迹。此外,还发现一块绘有红彩的陶片,有明显仰韶文化特征。器形除部分与第五层出土物
相同外,又新出现了小口罐、高领罐、豆、杯形器等新器形。围坊一期文化遗址还出土了石
器,有一件石斧,磨制光滑,刃部锋利}还有一些细石器,一件石镞和数件刮削器“’。根据
发掘报告,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围坊一期文化属略早于仰韶时期或仰韶早期文化。从出土的
器物中有钵和石斧,可以判断当时已有农业生产,但从陶器中“不见鬲、瓤引”,且伴有细石
器石镞等出土,可知当时农业相当原始并存在着狩猎经济。同年,在距北京更近的河北省三
河县孟各庄也发现了新石器文化遗址。孟各庄遗址共分三层,第二、三层届新石器时代。孟
各庄遗址第一期文化层(第三层)出土遗物中,陶器以夹粗砂陶为主,皆为手制,可确定的
器形有罐,碗、钵、孟、异形器、瓶形器等。石器有磨光残石斧,石凿和细石器。石斧三件,
可分三式,其中一件琢磨兼制,另二件皆为磨制,规整精细。细石器中包括狩猎用的石核二
件。另外,还有骨镞一件。第二期文化层(第二层)出土遗物比第一期丰富。陶器仍皆为手
·9l·
制,其特征与第一期相似,新出器形有刮条纹折沿罐、正倒平行纹碗,红顶碗和枣核形器
等,其中红顶碗为细泥红陶和泥质红陶。出土的石器以磨制为主,形类和数量比第一期都有
增加。石斧十件,可分四式。石凿一件。石锤五件,可分二式。石砧一件。磨棒五件,一般
为圆柱形,因长期磨损,断面多量扁回形,三角形、不规则多边形。采集到的石磨盘四件,
可分二式,依磨棒出土层位,也应归入本期文化。磨棒和磨盘通常用来作为磨谷器。石耜二
件,打磨兼制,耜锋端呈桃状三角形,窄柄,纵剖面略呈曲线,刃缘磨光.,有使用痕迹,其
中一件长26、宽14.5厘米;柄宽8.8、厚2.3厘米。除农业生产工具外,出土石器中也还包括
细石器,主要有狩猎用的石镞、石核和石叶、尖状器、刮削器。孟各庄遗址的年代,基本可
确定第一期与河北早于仰韶文化阶段的磁山文化相近,而第二期则与属仰韶文化晚期的后岗
类型相似。该遗址座落在小清河和沟河交叉的台地上,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古代居民的生
活和劳动。出土的大量石制农具,说明原始农业已成为主要的经济生活因素,但同时出土的
细石器及兽骨、野核桃,又说明狩猎和采集经济仍占一定地位。孟各庄遗址第二期文化中的
红顶碗是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典型器物,说明当时人类的制陶技术也有提高。孟各庄新石器
遗址。为北京地区远古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有价值的资料纵耵。北京西北部的张家口
地区是自华北平原出至蒙古草原的通遭,在该地也存在大量新石器(细石器)文化遗址。据
1958年的调查,共存在细石器、仰韶、龙山三种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细石器文化遗址分
布在张家口北部草原地带的尚义县以北,在这里发现的石器有磨盘、磨棒、石杵等物,说明
这个接近北方草原文化的地区当时也已有农业经济发生。但在这里还发现有打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