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大陆旋回研究的论文中-北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pdfVIP

从超大陆旋回研究的论文中-北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超大陆旋回研究中一北亚地区中一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 陆松年,李怀坤,王惠初,郝国杰,相振群 中国北京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摘 要 本文研究对象为发育于中一北亚地区的西伯利亚、塔里木、中朝、扬子等4 个克拉通积相邻的东欧乌拉尔山区,以及中亚造山系和中央造山系中众多前寒武 纪地块中的重大热一构造事件群和地层系统,时代从中元古代(1800一1000Ma)至 新元古代(1000—542Ma)。 研究区内已鉴别出三期性质不同的重大热一构造事件群:第一期从近1800Ma 至1600Ma,其性质与大陆裂解有关。它包括基性岩墙群、ACMS组合和高钾碱性 火山岩。这一期裂解事件主要发育于中朝和西伯利亚克拉通。第二期约从1lOOMa 至850Ma,主要为广布于扬子和塔罩木克拉通活动大陆边缘具岛弧性质的火山 岩、钙碱性花岗岩、蛇绿混杂岩及罕见的高压变质作用(阿克苏群蓝片岩)。这 一期热一构造事件显然与大陆之间的汇聚作用有关。第三期热一构造事件群发生于 近850Ma至740Ma之间,主要地质记录为与大陆裂解有关的基性一超基性杂岩侵 入体、基性岩墙群和火山活动,除扬子和塔里木克拉通外,中亚和中央两个造山 系的众多地块中也保存了这一时期的重大热一构造活动的地质记录。这三期热一 构造事件群分别对应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和罗迪尼亚超 大陆裂解,从而分别归属于两个超大陆旋回,只是第二超大陆旋回可一直延续至 古生代木期。 中朝和西伯利亚克拉通中一新元古代地层层序保存相对较好,在中朝克拉通 旋回从地颦沉积丌始,渐变为碳酸盐台地上沉积的巨厚碳酸盐地层,并以反映汇 聚过程的火山一碎屑岩结束;而第二沉积巨旋回仅发育下部的地轿沉积和中部碳 酸盐地层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已属古生界。因此由沉积记录构成的巨旋回和由热 一构造活动反映的超大陆构造旋回是相互对应的,而且构造旋回控制了沉积巨旋 24 回的基本特点。 中一新元古代第一沉积巨旋回包括吕梁造山运动界面以上(1800Ma)、晋宁造 山运动界面以下(850Ma)的一大套地层,从老到新包括了中朝克拉通上的长城系、 蓟县系和青白系下部地层;乌拉尔山区的下里菲和中里菲,以及塔罩木和扬子克 拉通上的昆阳群/会理群及与冷家溪群时代相当的一套地层,反映了从一个超大 陆破裂到另一个超大陆汇聚过程的沉积记录。而晋宁造山运动界面以上、寒武系 之下的一套地层均可归入第二沉积巨旋回,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后的沉积记 录,包括板溪群、南华系和震旦系;中朝克拉通青白口系中上部及徐一淮一胶一辽 相当于细河群及其以上地层、乌拉尔山区上里菲(?)和文德系均可能归入第二沉 积巨旋回中。 由于中朝和西伯利亚克拉通上与第一期裂解有关的热一构造活动强烈,在沉 积记录上,华北燕山一太行山裂陷槽中的长城系长城群下部(常州沟组至大红峪 砂砾岩、高钾碱性玄武岩和大陆溢流玄武岩。而在1600-1000Ma热一构造活动的 平静期,盆地中则沉积了厚度巨大的碳酸盐地层,在中朝克拉通上,这一时期碳 酸盐地层(从长城系上部高于庄组至蓟县系顶部铁岭组)的厚度近7000m。 与中朝克拉通的中一新元古界不同,塔里木与扬子克拉通受罗迪尼亚超大陆 汇聚和破裂的影响,上述第二和第三期热一构造活动比较强烈。中元古界晚期以 活动陆缘沉积为主,尤其是扬子克拉通东南缘保存了一条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 代早期的岛弧带(组成的地层有梵净山群、四堡群、冷家溪群等);然而,从新元 古代850Ma开始,盆地中沉积了陆相河流相砂砾岩和与裂谷作用有关的火山岩 (如下江群、板溪群、骆家门组一虹赤村组一上墅组等),在第三期热一构造活动结 束后的平静期,同样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碳酸盐地层(如扬子克拉通震旦系陡山沱 组和灯影组,时代从635—542Ma)。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扬子和塔罩木克拉通上保存了全球极端寒冷气候条件 下形成的冰成岩沉积(Cryogenian纪晚期),主要有两个层位,下部层位约形成 从680Ma至660Ma之问。在塔里木和华北克拉通的局部地段,还保存了第三层位 的陆相冰碛层,推测其形成时代为580~550Ma。 巨大的中亚造山系中存在若干前寒武纪地块,如蒙古中部地块,除新太古代 绿岩残留外,上覆变质的中元古代火山一沉积岩系和具盖层特点的由裂谷火山岩 组成的新元古代中期Zavhan组,以及具杂砾岩特点和含磷的新元古代晚期至寒 武纪的Sparagmite杂岩。中一新元古界层序和沉积特征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