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预留 吴治平 军事 中国核潜艇:几多绝活袖中藏.docVIP

中秋预留 吴治平 军事 中国核潜艇:几多绝活袖中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下中国“建立现代化的强大海军”的战略尚未实现,现有核潜艇战斗操典仍是非常谨慎和保守,真正携带核弹头的潜艇绝少开进深海远航,一般都在近海游弋或干脆在隐秘的海底静卧。尽管如此,中国已可睥睨天下,袖里藏着几手恐怖绝活,在国际上就可得到应有的尊重。 中国核潜艇:几多绝活袖中藏 2012年9月19日,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特地前往青岛参观中国的看家武器——核潜艇。也就在9月17日,美国《国防月刊》称,中国的潜艇,特别是核潜艇已经对美国的亚太战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国的潜艇数量已有46艘,其中最先进的静音核潜艇能潜伏美国本土附近海域达一个月之久。 诚然当下,中国已可睥睨天下,袖里藏着几手恐怖的绝活,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应有尊重,殊不知当初确是一穷二白起步。 1958年6月,国第一座核反应堆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转,几乎是同时,负责国防科技的聂荣臻元帅就开始考虑中国海军发展核潜艇的问题了。其后不久,一份由各方面专家起草的报告便上报中共中央,提出中国应该发展核潜艇。这份报告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批准,毛泽东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国核潜艇建设从此起步。 水下潜射大演习   无论是深潜还是长航试验,都不能代替战略导弹水下发射的实战演习,这是核潜艇终极军事价值之所在。 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的导弹落点精确度一直欠佳——比照陆上发射而言。同一艘艇的第2枚导弹发射比首枚又要差一截。这是由于先射出的导弹对下一枚待发的导弹平台造成的振动所致。 1985年,新华社公告:中国将于9月28日至10月18日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要求各国的飞机、船舶在上述期间的当地时间每日10时至17时不要进入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的半径35海里的海域。 于是,所有强国都动用了它们的军事卫星监测,并派出舰艇和侦察机逼近那一片海域。众目的焦点都是中国大陆上已侦知或未探明的发射井,没想到这次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核潜艇水下发射演习。 1985年大演习,不为外人所知的花絮颇多。首先是一位导弹潜射的权威专家提出了“一艇两枚同步齐射”的试验方案,以期提高两弹先后发射之不能令人满意的精确度。 多数人却持反对立场,“临阵变招”为兵家大忌,倘有差池,整个大演习就砸锅了。但赞成者的理由很对军方的胃口,两弹齐射更具实战意义,将增加敌方拦截的难度(如美国的“爱国者”拦截飞弹);其次,可以先进行模型弹的齐射试验,收集各项参数。 提议终获通过,模型试验的效果良好,潜艇的耐压性、经受发射深度的冲击量载荷都没有问题;潜艇的动力系统及主要设备运行正常;两弹齐发对导弹发射系统及地面指挥系统均无影响。为防万一,最后采用的还是甲艇两弹齐射,乙艇两弹先后发射的综合演习方案。 临近发射,指令已下达,乙艇导弹点火系统的电子元件又出了故障,如按常规,要拆卸回基地逐级检修,势必会错过已向国际公布的试验时间。于是潜艇上浮,派出技师“火线抢险”。湿淋淋的导弹已竖立在潜艇平台上,技师须用临时器械吊上去,钻进狭小的点火舱里以手的触感去排除故障。潜艇、导弹以及整个海平面都在摇来晃去,波动不已,而技师居然大玩空中杂耍一样将它修好了——相信这又是一项世界记录。 潜艇迅速下潜,旋即发射了导弹。多枚长程导弹拖着炫目的火龙,飞向南太平洋的试验末区。其后,弹着点的电讯传来,甲艇两弹齐发的落点比乙艇精确度高出一倍,这次大演习,收获良多。 本报综合报道 延伸 ———————————— 中国潜艇环球潜航世界第一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曾是老幼咸宜的读物,不过它早就变成了现实。 美国“海神号”核潜艇于1960年首次完成了环球潜航,历时83天零10小时,航程中当然不曾停泊于任何港口。苏俄、法国、英国都紧随其后,分别进行长航试验,却只有法国核潜艇坚持到第6了天。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也来进行环球潜航。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潜艇也不例外,从常规潜艇问世的1851年到1975年这124年间,共发生事故297起,沉艇146艘,其中核潜艇事故66起,沉艇21艘。最著名的要数1970年苏联“十一月”号鱼雷K-8级核潜艇的海难事件。该艇在西班牙以北300海里潜航,不幸于水下160米处突发电火,全体官兵连同艇上的一枚氢弹便永远坠落黑暗无边的海底。 中国潜艇出航那天,海军各级首长都莅临壮行,艇上总指挥则由核潜艇基地杨玺副司令员担当。这一轮“黑暗之旅”就在艇体下潜翻起的泡沫与漩涡中宣告开始。 核潜艇的操作全靠灯光照明,诚然,最叫人关心的是空调系统,艇上的空气再生是靠电解水制造氧气,用吸收剂消解二氧化碳,再通过核装置与过滤器驱除有害废气。这个系统复杂而且敏感,潜艇的海难事故多半出在这脆弱的一环。 第5天出了大问题,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坏了。值勤技师将整个系统拆卸下来,对着图纸一道道程序查找故障,艇内空气渐渐令人窒息,温度升至40摄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擅长各种类型文档 找不到的文档可私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