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任昉与南朝聚书之风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已发.doc

06任昉与南朝聚书之风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已发.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昉与南朝聚书之风 杨赛 [内容提要]自刘宋朝至于梁元帝朝,南朝士大夫阶层热心于聚集、整理、研究书籍,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学术等各个方面,成为以新典入文、入诗的基础。随着书籍的散失,这种文学革新活动也逐渐停止。 [关键词]聚书;南朝;任昉;士风;文学 任昉为梁代聚书大家,与沈约、王僧孺齐名。《梁书·任昉传》:“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梁书·沈约传》:“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京师莫比。”《梁书·王僧孺传》:“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相埒。”任昉家境贫寒,祖上也没有藏书的记载,他用什么方式搜集到这些图书?从哪里搜集到这些图书?这些图书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 聚书风气 要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从任昉身上找不到直接的相关史料。胡宝国说:“翻检南朝诸史,不难看到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聚书的风气,其中尤以齐梁时期最为盛行。”博览坟籍,立身简素。《宋书·孔淳之传》:“淳之少有高尚,爱好坟籍《梁书·刘歊传及长,博学有文才,不娶不仕,与族弟訏并隐居求志,遨游林泽,以山水书籍相娱而已。”萧绎是爱书的典型代表,他“性爱书籍,既患目,多不自执卷,置读书左右,番次上直,昼夜为常,略无休已,虽睡,卷犹不释。五人各伺一更,恒致达晓。常眠熟大鼾,左右有睡,读失次第,或偷卷度纸。帝必惊觉,更令追读,加以檟楚。虽戎略殷凑,机务繁多,军书羽檄,文章诏诰,点毫便就,殆不游手。常曰:‘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论者以为得言。”他的皭萧劢皭、萧猷、况以金商戒节,素秋御序,萧条林野,无人相乐,偃卧坟籍,游浪儒玄,物我兼忘,宠辱谁滞?还有齐皇宫中的书籍和吴中诸士大夫家中的藏书。皇室诸萧如:《南史·萧劢传》:“聚书至三万卷,披翫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梁书·萧琛传》:“琛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家多坟籍,人所罕见。时陆少玄家有父澄书万余卷,率与少玄善,遂通书籍,尽读其书。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尝谓筠:‘昔蔡伯喈见王仲宣称曰:“王公之孙也,吾家书籍,悉当相与。”仆虽不敏,请附斯言。《南史·陆丛典传》:“从父瑜特所赏爱。及瑜将终,命家中坟籍皆付之。沛国刘显时称学府,每共奂讨论,深相叹服,乃执奂手曰:‘昔伯喈坟素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市书即买书,如法书等。 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谨于奉公,常手抄书籍。《梁书·张缅传》:“缅性爱坟籍,聚书至万余卷。抄《后汉》、《晋书》众家异同为《后汉纪》四十卷,《晋抄》三十卷。又抄《江左集》,未及成。”《南史·庾肩吾传》:“在雍州被命与刘孝威、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防、徐摛、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抄撰众籍,丰其果馔,号高斋学士。”《梁书·庾于陵传》:“齐随王子隆为荆州,召为主簿,使与谢朓、宗夬抄撰群书。”抄书甚至成了贫困士大夫的谋生手段。《梁书·王僧孺传》:“六岁能属文,既长好学。家贫,常佣书以养母,所写既毕,讽诵亦通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表荐王僧孺说:“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萧绎说到元嘉书“纸墨极精奇”,又说得到的细书“书极精细”,可见他对书的质量十分关注。《颜氏家训·》记载说:“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之间,斯风未变;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尔后坟籍,略不可看。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忧,言反为变,不用为罢,追来为归,更生为苏,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唯有姚元标工于楷隶,留心小学,后生师之者众。洎于齐末,秘书缮写,贤于往日多矣。”萧绎生活在508至554年间,大同(535546)末年讹替之风当有所矫正。 任昉聚书达万余卷,家里贫穷不能请人代抄,速度自然比萧绎要慢得多,并非一时之功。任昉抄书,主要集中于四个时期。一是在刘景素府任征北行参军时。《宋书·刘景素传》:“景素好文章书籍,招集才义之士,倾身礼接,以收名誉,由是朝野翕然,莫不属意焉。二是任太学博士时。自汉以来,就在秘阁外收藏书副本,供博士阅读。《隋书·经籍志序》曰:“武帝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阮孝绪《七录序》:“至汉惠四年,始除挟书之律。其后,外有太常、太史、博士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