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部《中国史学史》的学界评述
1、《中国史学史》金毓黻 商务印书馆 1944年出版
追根溯源,流变清晰;
引述翔实,言皆有据;
更列诸表,特点独具;
草创之功,殊为不易;
史学史观,有待深叙。
2、《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仓修良、魏得良 黑龙江出版社 1983年出版
背景较细,评述较公;
体大乏精,规律乏通。
3、《中国史学史》 张孟伦 甘肃出版社
见解独特,锋芒毕露;
博览群书,引文繁复;
激扬尚可,通论欠述。
4、《中国史学发展史》 尹达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年7月出版
妙在概论,重在思想;
略在一般,显在民族;
述及近代,他史所无。
5、《中国史学史》 白寿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8月出版
十万叙篇,通识宏观;
“四部”新意,文、史、观、纂;
述有不足,引有过繁。
6、《中国古代史学史纲》邹贤俊 华中师大出版社 1989年9月出版
史学背景,分析尤精;
史家、史著,叙述尤细;
引述颇详,观点生趣;
过程为多,通论欠议。
7、《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张家璠、耿天勒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2年7月出版
概述宏观,颇有功力;
专题细述,特点独具;
论重过程概括,而乏规律概说。
8、《中国史学史纲要》宋衍申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6年出版
背景较细,过程较详;
注重特点,是其所长;
附录年表,最可弘扬。
9、《中国史学史》汤勤福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出版
注重史料构成,单节史学思想;
详述近代现代,所惜通论欠强。
10、《中国史学史纲要》王树民 中华书局 1997年1月第一版
篇目名称颇殊,意在探究规律;
所论角度颇新,议论文字颇短;
结束语中有归纳,偏于现象总结,少于规律阐述。
导 论
1、识记史、史学、史学史三个概念;
2、掌握史学史研究的性质和任务;
3、理解史官制度、私人著史、史书的特点;
4、领会历史思想和史学思想;
5、明确史学和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1、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史学也是如此。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字以后,就有了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有了史学的发展、积累和人们对这种发展、积累的认识,就有了史学史。
2、史学史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一、“史”
1、史官:“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殷周以前,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
——王国维
“史之本义,为持书之人,引申而为大官及庶官之称,又引申而为职事之称。其后三者各需专字,于是史、吏、事三字于小篆中截然有别:持书者谓之史,治人者谓之吏,职事者谓之事。此盖出于秦汉之际,而《诗》、《书》之文尚不甚区别。”
——《观堂集林》卷六《释史》
2、史书:“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吕氏春秋·察传》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史记》
“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春秋左氏传》
3、史事:“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之史,至数十家。”
——《隋书·经籍志二》
“今之言齐史者,唯王、李二家云”、“齐史”、“梁史”、“陈史”、“十六国史”、“元魏史”
“如闻近日以来,但居此职,即知修撰,非唯编辑疏舛,亦恐泄露史事。”
——《唐大诏令集》卷八一
史的定义: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
——梁启超
歷史,或简称史,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二、“史学”
中国史学产生于先秦时期,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关于“史学”这一概念的使用却要晚的多,大致说来,它始于东晋十六国,其内涵则显于唐、宋而丰富于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