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科目编号:323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二) 考试时间:2004年1月11日上午
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簡答題(共70分)
(一)指出下列例字中的會意字、形聲字,并回答下面兩個問題。(15分)
例字:追、逐、街、叔、即、徒、涉、鳴、責、解
造字之初的會意字與後來產生的會意字,在會意的形式上有什麼不同?
說明會意字與形聲字結構上的异同。
(二)根據下面的詞義引申之例,回答後面的問題。(15分)
引:本意是開弓,引申為延長。
鬥:本意是酌酒器,引申為鬥星。
斷:本意是砍斷,引申為斷絕、果斷。
兵:本意是兵器,引申為軍隊。
虛:本意是大丘,引申為空虛。
對本意和引申義做定義說明。
根據上面的例子歸納引申義與本義之間的聯繫方式。
(三)古代漢語的介賓結構主要有哪些不同於現代漢語的特點?請舉例說明。(15分)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寫出它的本字,并簡要說明借字與本字的語音關係(即通假條件)(10分)
1、神人有憂之 2、甚矣,汝之不惠。
3、勁者先,罷者後 4、率是農夫,播厥百穀。 5、之死矢靡它。
(五)從古注的內容和形式上說明“傳”“箋”“疏”三者的异同。(15分)
二、將下面一段文章的正文和注文都加上標點。(30分)
傳八年春石言于晉魏榆魏榆晉地○魏榆服云魏邑也榆州里名(疏)注魏榆晉地○正義曰服虔云魏邑榆州里名襄二十三年叔孫豹次于雍榆雍榆地名知魏榆亦地名也晉侯問于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馮焉謂有精神馮依石而言○馮皮冰反注同不然民聽濫也濫失也○濫力暫反下注同○(疏)民聽濫○正義曰或民聽濫失實無言而妄稱有言也抑臣又聞之抑疑辭曰作事不時怨讟(怨恨)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公室崇侈民力彫盡彫傷也○讟徒木反侈昌氏反又尺氏反怨讟并作莫保其性性命也民不敢自保其性命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晉侯方築傂(音斯)祁之宮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子野師曠字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怨咎遠其身也○遠于萬反注同咎其九反下文同小人之言潛而無徵故怨咎及之詩曰哀哉不能言非舌是出唯躬是瘁詩小雅也不能言謂不知言理以潛言見退者其言非不從舌出以潛而無信自取瘁病故衰之○潛子念反注同不信也出如字又尺遂反瘁在醉反賀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其是之謂乎架嘉也巧言如流謂非正言而順敘以聽言見答者言其可嘉以信而有征自取安逸師曠此言緣問流轉終歸于諫故以比巧言如流也當叔向疇詩義如此故於今說詩者小異
三、將下面兩段文字釋為現代漢語。(50分)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能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 吾聞用夏蠻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沒三年之內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想嚮而哭皆失聲然后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后歸他日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异於曾子矣無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于幽谷者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
学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科目编号:323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二) 考试时间:2005年1月23日上午
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简答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简述词义引申和词义更替的区别(靖举例说明)
标出《诗经·鄘风·柏舟》一诗的韵脚,并分析其韵例。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维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汎彼柏舟,在彼河測。髧彼兩髦,實维我仪。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简述古书注解中使用“谓”和“谓之”这两个术语的差异(请举例说明)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该短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形式特点,并简述如何理解短文的意思。
所賴君子見幾,達人知命。老當益壮,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蔣,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处涸輒以猶懽。北海雖賒,扶摇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二、阅读下面一段含有古注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40分)
卫公娶于齐東宫得臣之妹曰荘姜得臣齐大子也大子不敢居上位故常处東宫(疏)卫荘至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