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纲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论 一、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1、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 2、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在这个时期基本得以确立。 发愤著书的传统、忧国忧民的传统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1、魏晋开始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过程。 曹丕《典论·论文》:“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文心雕龙》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自我意识增强,摆脱功利,关注人生、生命。 2、诗、词、曲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并达到鼎盛。 3、在小说方面,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到唐代传奇达到成熟,白话短篇小说话本在宋元时期得到长足发展,白话长篇小说在元明之际也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这都为明清章回小说的繁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近古期:明中叶至 “ 五四 ”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 “ 五四 ” 运动(1919)古典与现代交叉,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时期。 明代中期以后文学创作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的通俗化。 2、创作主体个性的高扬。 王学左派(王艮、李贽) 汤显祖《牡丹亭》“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孙富) 龚自珍、梁启超把文学作为社会改良的工具,救亡图存的意识比较浓重。 三古、七段的划分方法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出来的规律。一般教学中,则按照朝代划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部分。 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 1、对文学之美的理解和体悟 鲁迅先生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概括为三美: ①意美以感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音美以感耳 ③形美以感目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对人情人性的认识 《儒林外史》王玉辉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对文学发展特点的认识 文学发展不平衡1.文体的不平衡:2.朝代的不平衡: 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传承性: 《梅花三弄》主题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出自金人元好问《摸鱼儿》;《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杨慎《临江仙》。 三、学习古代文学方法 1、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时代、历史背景中,一分为二评析 (1)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2)创作主体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 (3)作品→核心 (4)社会、宗教、哲学 2、在弄清线索的基础上,注重艺术规律的探讨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概述 先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先秦,秦统一中国(前221)以前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狭义的先秦,主要指秦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一、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1、史前传说时期的文学 文学形态主要有两类:歌谣和神话 《击壤歌》、《南风歌》 保存远古神话较多的古代文献有《穆天子传》、《庄子》、《淮南子》、《山海经》 2、夏商文学   商朝留存下来的文献主要有甲骨卜辞、《周易》中部分卦爻辞和《尚书》中的《盘庚》篇。 巫、史 3、西周春秋文学 理性精神 敬礼重德 诗歌:《诗经》 散文:《尚书》中的《周书》、《春秋》和说理散文《论语》、《墨子》、《老子》。 4、战国文学 士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孟子》、《庄子》 屈原 二、先秦文学的总体特点 1、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