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AA%2f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pdfVIP

基于NOAA%2f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NOAA/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进展 但尚铭1 张伟2许辉熙3刘玉磊2杨秀蓉1 但玻4黄明碧1韩力2黄骅2王晓骏2 (1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成都610072, 2四门I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成都610059, 4四川省气象台成都610072) 摘 要 本文对基于NOAA/AVHRRAVHRR研究成都平原中部热岛效应的主要结果和最新进展的总 体回顾和比较表明,16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范围显著扩展。最近5年春季 晴天下午成都市的城市热场分布由岛状转变为大体与二、三环路平行的环状,温度的水平分布梯度也 由比较均一、对称逐渐演变为不均~和非对称。 ERDAS 关键词 IMAGINE;NOAA/AVHRR;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 引言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呈NNE--SSW走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暖 湿润;全年风速较小,静风频率高,多逆温;区域内地势西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海拔高度大 多在400~650m之间,成都市海拔在500m上下。 km2,到2005年已 16年以来成都平原的城市规模变化很大。1989年成都市建成区面积约60 超过300km2,为1989年的四倍以上。这期间城市结构变化也很大,尤其是近5年城市建设和改 造活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东部二、三环路工业区的搬迁,对城市的热场结构有很大影响。因此, 进行成都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过去对成都热岛效应有过多种方法的研究。钱妙芬等ll】、卢敬华等【2】、石风云掣列分别采用气 象观测资料、数字模拟、统计回归等方法,赁常恭等【4J、但尚铭掣5】使用NOAA/AVHRR,房世波 等【6】利用Landsat5/TM6的热红外数据研究成都的热岛效应。对于几十至数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 而言,地面布点观测往往只触及城市热岛的概貌,不能较详细地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而利用卫 星遥感则能够更全面反映城市热岛分布状况,可以弥补地面观测方法的不足。本文是对基于 NOAⅣAvHI狼方法研究成都平原中部热岛效应的主要结果和最新进展的总体回顾和比较。其中 部分遥感数据采用ERDASIMAGINE软件进行处理。 ·--——715—--—— 2不同时期热岛效应的特点 2 1 1989年热岛效应特点 平原的热岛敬应。卫星过境时间在14时(北京时间。下同)前后。圈I为成都市区热岛效应的亮 温分布(图1(a))和东西向亮温剖面(阳1(b),阴影区为城市热岛范围)图。 姆蔫镰 (a) (b) 圈1 1989年7月29日14:05成都市亮温分布(a)和东西向亮温剖回圈(b 分析得到,28日下午成都市的温度为26~33C,分成两个高温小区,位于市内繁华商业区; 29 的范围明显扩展。市区与远郊区的温差7~9℃。热岛边界向城市中心的温梯度分布比较均匀.而 且形状对称。 中小城市的热岛温度2~4℃,城郊温差在4~6C。 29 2000~2001年热岛效应特点 报据成都市城郊温差极大值的统计结果.盛夏白天7月31日17:15最高,达9.4C;春季夜 10℃(新繁)。 值平均为439C:最大的为518C(新都),最小的为3 成都市区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有如下特点:下午的3敬热岛温度的峰值区均出现在城市的东 东北部二、=环路之间(图略);而夜间的5月22日3:18热岛高温区则出现在城区的中部(圈 2b)。图中的环行道路分别为一环、二环和三环路。 “)珊47月¨目17.15 (b)200145月22日03.¨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