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调节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使机体内部协调统一。 调节机体内部的功能活动,使与外界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人的大脑高度发达,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 一、神经系统区分 二神经元? 神经元 分类 神经元间的连接-突触 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 神经元相联系的接触点。 突触有轴-树突触、轴-体突触。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完成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 四、神经系统的术语 1、灰质和白质: 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称灰质。位于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特称为皮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轴突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称白质。 常用术语: 2、神经核和神经节: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神经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内,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形状略膨大,称神经节。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纵横交错,胞体散在其中,排列杂乱无章,称之。 常用术语 3、纤维束和神 经: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成束,称纤维束或传导束。 神 经: 在周围神经内,神经纤维集合成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 脊 髓 一、脊髓的位置: 脊髓的节段 脊髓与脊柱的对应关系 C 1~4 等于 相应椎骨数 C5~8-1 等于 相应椎骨数 T1~4-1 等于 相应椎骨数 T5~8-2 等于 相应椎骨数 T9~12-3 等于 相应椎骨数 L1~5 平对第10~12胸椎 S Co 平对第1腰椎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中央管 (二)、灰质 (三)、白质 上行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 下行纤维束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 2、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和脊髓节段的概念。 3、掌握灰质各角内神经元的性质。 4、掌握白质内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名称和功能(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 * * 第九章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第一节 概述 按位置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按分布的对象 躯体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脑 脊髓 脑神经 12对 脊神经31对 内脏运动神经 构造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按形态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按功能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突触 反射弧 感受器 感觉神经 反射中枢 运动神经 效应器 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 下端平第一 腰椎下缘 新生儿平第3腰椎 二、脊髓的外形 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 颈膨大 腰骶膨大 表面6条沟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膨大 脊髓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前根、后根相连的1段脊髓称1个脊髓节段。 31节 颈段 8个 胸段 12个 腰段 5个 骶段5个 尾段1个 中央管 灰质 白质 灰质在切面上呈“H”形,其中间部分,称灰质连合,其中央有中央管。每侧灰质 前角 后角 中间带 主要为躯体运动神经元, 通称前角运动细胞。 属内脏运动神经元, 通称侧角细胞。 是感觉神经元, 通称后角细胞。 分为三部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 薄束和楔束 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 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薄束和楔束 位置 功能:是传导同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的同侧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位置 功能:传导 对侧躯干四肢的浅感觉 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对侧浅感觉障碍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位置 功能:传导同侧随意运动 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同侧骨骼肌运动障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S6消防工程参考标准.docx
-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pptx VIP
- 家庭饮食健康计划.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招聘办公室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级配碎石施工 ..ppt VIP
- 2022年7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学生版+解析版+听力音频).docx
- DB44T 1212-201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pdf VIP
-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发布时间:2017-07).pdf VIP
-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docx VIP
- 光照时间对三斑海马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