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与妇女文化博物馆仅
与博物馆结缘纯属偶然,可是这份偶然的缘分却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妇女文化博物馆,爱上了这份工作,爱上了这里兢兢业业工作着的老师和同学们。
仍然记得报名参加志愿者的那个场景:大约是2010年暑假开学后的一天,中午十二点左右,我和好友吃饭时经过溢香楼,看见几位同学围着一张桌子报名,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报名,好友咨询了一下,才明白是妇女文化博物馆招募志愿者。于是,我俩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登记表上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当时,负责报名的几个同学特别热情,还认真的为我们讲解关于工作的基本情况(现在想来,那时给我们介绍情况的那个高个子男生应该就是牛彦东,其中的一个女生是郜梅,希望我没记错)。我和好友就拿了个宣传册,先自己了解一下关于妇女文化博物馆的基本情况。说实话,那时的我虽然在陕西师范大学生活了一年多,也知道妇女文化博物馆的存在,可是我却从来没去参观过妇博。不是不喜欢妇博,而是不知道具体位置,也没人领着我去。我承认,我自己是个书呆子,不喜欢一个人去发现、去寻找。可是那次报名志愿者的决定却使我与妇女文化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天后,我接到了助理们打来的电话,让我们集体参加培训。那次培训让我感觉到我这个选择是多么正确。看到那么多同学积极参加志愿者培训,听着屈老师动情的介绍,我特别激动,我那时候就想一定要好好做这份工作。后来,我好友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工作。我很庆幸那时和她一起报了名,并坚持了下来,所以我能在博物馆工作一定程度上还得感谢她。
第一次参观博物馆我很震惊,为“三寸金莲”里的小脚而心疼那些生活在旧社会的女性;为终身不嫁的“自梳女”而感叹那个时代女人的无奈;为辛勤劳动的“惠安女”而骄傲,她们因服饰另类,风俗奇特,而成为海内外一道亮丽风景线。第一次看到女书,我和所有的新参观者一样,把“江永女书”四个大字读成了“冰清玉洁”。直到看了相关的介绍,才明白原来世界上还存在着“女书”这一种只在女性中间流传的文字,秀美、娟细的字迹述说着一段又一段的女人故事。“生育文化”展现了在人类繁衍不息的过程中女性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因此民间而衍生出的一种文化。而“女红”和“中华嫁衣”则是女人们心灵手巧的最好见证。总之,每一个展厅,每一件展品都给人一种震撼,一种收获。
第一次给参观者讲解,我对展品还不是很熟悉,讲解的不熟练,但是看到参观者那鼓励的眼神和赞许的目光,我心里很感动。讲解的过程中,雨晨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参观结束后,她针对我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很好的建议,她告诉我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讲解,要用自己的感情带动参观者,使他们结合讲解能够更深层次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她还强调讲解时,关于展品的理解一定要正确,自己不知道的可以多查资料。郜梅负责考核我的讲解情况,她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鼓励我要多讲解,要自信。她们的帮助和鼓励使我信心倍增,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先是把每一件展品的介绍都详细地阅读了一遍,带着感情去了解每一件展品,争取让参观者能够在参观的过程中思想和心灵都受到一次洗礼。那时我的时间比较充足,没课我就会去博物馆里转转,熟悉熟悉那里的展品,自己练习练习讲解。因为,之前没接触过这些展品,所以带着惊喜,带着感情,我把每一件展品都详细的了解一遍,不懂的就向助理们咨询,每次她们都特别热情的帮我解决困惑。在宿舍里我还经常给舍友们讲解,向她们宣传妇博的文化、展品以及我们的馆旨。有时看见一个东西就会把它与妇博的展品联系起来,因而就用“专业话语”向她们讲解,比如看见剪纸,我就会介绍“库淑兰剪纸”以及她老人的基本情况;看见十字绣就会给她们讲解馆里的珍藏的“四大名绣”的精美作品,以至于有一段时间里她们亲切的称我为“妇博控”。每当我外校的同学来咱们学校玩,我也会把他们领到咱们妇女文化博物馆,耐心的给他们讲解,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妇女文化的伟大与传奇。
喜欢博物馆里的工作,看到参观者带着新奇而来,带着满意而走,心里就有一种暖暖的感动。
喜欢博物馆里的展品,每件展品都述说着一个悠远而又动人的传说。
喜欢博物馆里的绿色,无论冬夏与春秋,总是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激励着我们。
在博物馆工作的日子是最开心的日子,有参观者时我们履行自己的义务,耐心为他们讲解;没参观者时,或者在博物馆里静静地看书,或者轻轻地把那些熟悉的展品再浏览一遍。总之,心里是满满的幸福。特别是在看了屈老师的文章《智慧的出场》后,我更觉得我是真的很幸福,能够为博物馆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够有机会见识这么多具有历史学和人类学意义的妇女文化珍品。每次看到这篇文章都会泪流满面,看到老师们为博物馆作了那么贡献,心里特别感动,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也为妇女文化博物馆有了懂得她,爱惜她的人而高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