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卷增刊 分析测试学报 V01.24
2005年11月 ofInstrumental NOV.2005
!里型茎!鱼垦SHIXI理9AO(Journal Analysis)
三个品种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孙秀燕1,李 勇2,林东海1,刘 珂1
(1.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天津中医学院,天津300193)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
et
S.G.Lee Y.H.Chenet
C.kwangsinensisC.F.Liang.和温郁金C.wenyujinC.Ling的干燥根茎,后
者习称“温莪术”,主产于四川、广西、浙江…。莪术的主要有效部位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研究表
明莪术油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作用∽J,《中国药典))2005版在已有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制剂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莪术制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等。研究发现,莪术的产地不同,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很大J,这就给莪术油制剂的质量控制带来了难度。本文
选取上述莪术,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3个品种莪术产油率和化学组成的影响,为制定莪术油制剂
更科学、合理的质控方法提供了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材分别购自四川、广西、浙江,经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包文芳教授鉴定分别为药典收载品种。
1。2实验方法
采用以萃取压力及温度、解析压力及温度、粒度为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超临界
CO: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条件提取莪术挥发油。该条件为:粒度过2号筛,萃取温度60℃,
萃取压力20MPa,分离温度40℃,分离压力6MPa,连续萃取1.5h后从分离釜中得到黄色或棕色
油状物,除去水分后称重,计算得油率。采用以粒度、加水量和蒸馏时间为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
h,得
实验法确定了水蒸气蒸馏最佳提取条件,该条件为:粒度过2号筛,加8倍量的水,蒸馏8
黄绿色或紫色油,用无水Na:sO。干燥,计算得油率。
1.3 GC—MS检测
1.3.1 m×0.25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5(30
mL/min。
温至250c|C,然后保持20min;汽化室温度250℃,载气He,流量0.9
1.3.2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源离子源温度200oC,70eV,进样量1pL。
2结果与讨论
2.1 GC—M8法分析不同产地莪术油指纹图谱特征成分
将3个品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莪术油按上述GC—MS条件检测,得到总离子流各主要色谱峰的
127、NIST27质谱标准谱库,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见表1。
质谱图,选用NIST
比较3个品种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图1):如果以保留时间15min为界,将总离子流图分为A
区和B区,发现15min之前的色谱峰是不同产地莪术油的共有峰,它们之间仅存在相对量的差别;
而不同产地莪术的特有峰主要出现在B区,B区可显示莪术油的特征峰:以SFE法表明:蓬莪术含
虑以莪术酮和莪术二酮的含量来区别蓬莪术和温莪术。
保留时间在20~21min的色谱图中,只显示出广莪术的一组特征峰,而其它品种未见出峰,可
将此时间段作为广莪术区别于其它品种的特征区。经Gc分析,3个品种莪术油中共有的的14个特
征成分相对含量在80%以上,基本能代表和反映出3个品种莪术油的主要组分,因此可作为莪术油
的指纹峰。
第24卷 分析测试学报 增刊
5 7.5 10 12.5 15 17.5 20 2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业高校生态学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pdf
- 人参皂苷Rg1振动光谱研究.pdf
- 山楂叶总黄酮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超滤质谱筛选研究.pdf
- 三环唑和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pdf
- 人免疫球蛋白G非酶糖基化修饰作用研究.pdf
- 人体嗅觉系统模拟研究.pdf
- 萘生物代谢途径中萘-2%2c3双加氧酶催化作用研究.pdf
- 桥面铺装防水材料粘结性能和影响因素研究.pdf
- 珊瑚菜不同部位香豆素含量研究.pdf
- 人工富集微生物对微量有机污染物降解研究.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