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应用技术与成果推广研讨班
太阳能光电化学转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引言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业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成为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利用和转换太阳能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
一条重要途径。世界上第一个认识到光电化学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可能实现的是Becquerel,
他在1839年发现涂布了卤化银颗粒的金属电极在电解液中产生了光电流,以后Brattain、
进行太阳能光分解水制氢,使人们认识到光电化学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和化学能的应用前
景。从此,以利用太阳能为背景的光电化学转换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科学研究前沿。光电
化学太阳电池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即使应用多晶半导体也可期望获得
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可大大降低成本,增加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因此光电能量的直
接转换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我国自1978年进行光电化学能量转换方面的研究,其进展情况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七十年代后期,为寻找廉价光电化学转换太阳能的方法和途径广泛地进行了各种半导体电
极/电解液体系的光电化学转换研究;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人工化学模拟光合作用研究的
深入,有机光敏染料体系的光电能量转换很快兴起并得到很大发展:九十年代以来,由于
新材料的诞生和迅速发展,新型纳米结构半导体和有机/纳米半导体复合材料成为光电化
学能量转换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1常规和非常规半导体电极的光电化学太阳电池
用于光电化学太阳电池中半导体电极研究的材料包括有:Si、II.Ⅵ族化合物CdX
中窄禁带半导体(Eg≤2.OeV)可获得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存在光腐蚀现象,宽禁带
半导体(Eg≥3.0eV)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对太阳能的吸收率低。因此大量的研究工作都
是围绕提高光电效率和稳定性进行的。
同固体太阳电池一样,Si在光电化学电池研究中也是一个重点对象。Si是较理想的光
电极材料,但在电解质水溶液中容易光腐蚀,其表面生成SiOX绝缘层使光电流急骤衰减。
因此,克服光腐蚀是Si光电化学电池研究的主要内容。在n.Si电极表面化学沉积Au,形
成Au与Si表面渗合层,可减少光腐蚀;用电沉积法将聚丁基紫精修饰于p.Si电极表面,
89
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应用技术与成果推广研讨班
提高光稳定性,可以获得光电性能优越的光电化学电池。其中以真空蒸镀或溅射方法在外
2.2%和1
/p/n+.Si电极在KBr-Br2电解液中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l3.6%,用MOCVD方
法在P/p+.Si电极表面覆盖Ti02薄膜形成异质结结构,不仅提高了光稳定性能,而且在
路电压达到了0.685V。金属和金属氧化膜的表面修饰加速了光生空穴的界面转移,从而有
效抑制了电极自身光腐蚀,同时也提高了光电性能。
其主要优点是可用多种方法如粉末压片法、涂敷法、真空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电沉积、
化学溶液沉积以及喷涂热解法等制备,得到转换效率较高的多晶或薄膜光电极,这些方法
喷涂热分解制备各种CdS电极并用RuS2进行光谱敏化,将吸收截止波长由517nm延长至
基底(钛、铬、钼、铂)、非金属基底(--氧化锡、石墨、破碳)上都可成功制备性能稳
定、重现性好的CdSe薄膜电极。在金属基底CdSe薄膜结合力强,界面电阻小,经过电
极表面的化学刻蚀和光化学刻蚀获得了7%的能量转换效率。进一步控制热处理气氛中的
转换效率,但用电沉积法制备多晶薄膜电极却只获得3.6%的转换效率。比较CdX(X=S、
中证明了表面修饰也是改善光电性能的有效措施,研究Au、Pt、Ru和Pd等贵金属修饰
CdS和CdTe电极,发现贵金属在电极表面的构型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大量的Pt岛覆盖
电极表面降低了电极界面光电化学反应的极化,增大了反应的交换电流,是电极界面光电
催化的最佳构型。Pd的修饰形成了金属致密层,结果使光电性能下降,产生与Pt修饰相
反的效果。用LB膜技术实现分子取向、排列结构和浓度可控的条件下研究具有不同氧化
还原电位和传递电荷性质的二茂铁衍生物修饰CdSe,薄膜电极,将电极表面的微观分子
设计与宏观电极过程联系起来,为修饰分子的优化提供大量信息,使半导体电极表面修饰
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应用技术与成果推广研讨班
对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