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深基坑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翁秀荣).docVIP

13-深基坑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翁秀荣).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基坑施工风险和对策的分析 摘 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及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常会导致各种施工事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主要事故有:悬臂式围护结构过大的内倾位移,内撑或锚杆围护结构失稳发生较大向内变形,边坡失稳,渗流破坏,坑底突涌,周围地面沉降及其它因设计、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事故。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做了论述,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详细的预防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 深基坑 常见问题 基坑监测 预防措施 1 事故的监测 预防和阻止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抓事故苗头的出现。一般是根据基坑工程的重要性,设置不同等级的事故苗头预报装置与监测系统。对于重要工程要多埋设孔隙水压力探头、土压力盒、钢筋应力计、测斜仪以及经纬仪、水准仪等监测系统。土体发生相对位移,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是最敏感的。应设置测斜仪,并配合经纬仪、水准仪等监测,测斜仪一般精度可达1mm位移,能满足预警报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巡视时肉眼观察。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土体将产生位移。为了预报事故苗头,预先计算基坑外土体在基坑开挖后所形成的位移场及围护结构墙顶和顶梁的水平位移,确定事故苗头的监控标准。除了必要的理论计算和仪器监测外,在施工全过程中经常进行现场巡视观察也很重要。如基坑开挖后的位移场内的地表与坡顶有无出现裂缝;临近地面或建筑物有无沉陷裂损;坑底上有否回弹隆起;坑壁坑底有无渗漏、涌流、流砂等,以便及时发现事故苗头。 2 事故的预防与应急措施 杜绝事故关键在于做好预防,一旦出现事故苗头,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阻止事故的发展和扩大。下面对深基坑施工中主要常见事故进行探讨。 2.1 悬臂式围护结构过大的内倾位移 首先应采取坡顶卸载的办法,如在桩后适当挖土卸载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钢内支撑或增加坑内混凝土垫层的厚度;或设置配筋混凝土垫层等方法来增大被动土压力。 预防悬臂式围护结构内倾位移,首先要根据有关勘察设计资料,做好结构的合理选型;在打入式群桩施工后,宜停留一段时间待土体重新固结后,才能开始开挖土方;土方开挖分层与开挖顺序要合理,严禁超挖;要做好防水、降水、排水,我市属多雨地区尽量避开在春夏季施工,如无法避开,应采取安全的技术措施;不能在基坑顶周围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不得停放大型的施工机械和车辆,严禁超载堆土、堆材料;施工机械不能碰撞围护结构和工程桩;土方开挖后要及时封底,防止同时出现大量临空面。 2.2 内撑或锚杆围护结构失稳发生较大向内变形 首先也应在坡顶或桩后卸载,坑内停止一切作业,在坑内增设支撑、锚杆,其它应急措施同样根据出现事故苗头的原因,参照悬臂式围护结构的处理方法,因地制地选用。 在预防方面,除了参照悬臂式围护结构的处理方法外,在开工前准备适量的内撑杆件(如钢管、槽钢、工字钢等)、砂石袋,一旦现场出现事故苗头,可及时处理。 2.3 边坡失稳 基坑开挖后,如果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的抗剪强度,则边坡就会滑动失稳。因此,凡影响土体剪应力和土体抗剪强度的因素,皆影响土方边坡的稳定。所以当出现边坡失稳苗头时,就要分析研究是什么因素引起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然后有针对地采取应急措施。一般来讲,首先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快降低坑外地下水位,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坡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的继续扩大;其次在坡脚堆筑砂石袋,或在未滑部位施打钢板桩、钢管、木桩等以挡土,并尽快灌筑封底混凝土。 其预防首先是边坡设计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严格按规定坡度放坡,做好降水、排水和边坡保护的设计和施工;其次在坑内和坡顶要做好排水沟,将地面水、雨水排出场地外,还应防止水浸泡基坑和边坡;接近边坡处的土方开挖速度要放慢,严禁坡脚掏土和超挖;要严格控制地面荷载,严禁在坡顶堆土、堆材料设备等。 2.4 渗流破坏 渗流破坏现象是在地下动水压力的作用下而引起的,由于破坏现象不相同,分为流砂和管涌。流沙是指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使土的颗粒悬浮流动入坑内,流入坑内的渠道有的是从基底流出;有的是由于止水失效或桩间距过大而由坑壁流入。 当出现流砂现象时,应根据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以下措施,抑制流土的产生和扩大。当流土不严重时,宜放慢开挖速度,使地下水平稳降落,水力坡度逐渐减小,直到接近或小于临界水力坡度;当出现较严重流砂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如因围护桩间距过大产生流砂、流土、引起地面下沉,应立即停止开挖,采取补桩,或在桩间加挡土板等堵封;分别采用各类井点降水,降低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在条件允许时,可适当积累基坑内水,保留一定的水深,减小坑内外水头差,以达到减小地下水水力坡度;在基坑四周设置止水帷幕或支挡结构,使地下水的渗透路径增长,从而达到减小水力坡度;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