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针灸疗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主要因素。根据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区别,《内经》中又有“消瘅”、“肺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金贵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立专篇,始名以消渴,开创了消渴病辨证论治的先河。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糖尿病灸治病案。晋代《针灸甲乙经》提出了6个治疗穴位。如《针灸甲乙经》中载:“消渴身热、面目黄,意舍主之;消渴嗜饮,承浆主之;消渴,腕骨主之……”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有更详细的记载,穴位增加到35个,治疗以灸治为主。宋代《扁鹊心书》记载有灸关元、气海200壮,同时服中药的病例。《扁鹊神应玉龙经》强调灸脾俞、肾俞。此后《医学纲目》、《针灸大成》、《神应经》、《普济方》等医籍都记载了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穴方。《普济方》集明以前之大成,总结辨证取穴18种,总穴44个。清代《针灸集成》对病机进一步认识,分型论治更加具体。总之古代治疗糖尿病多用灸法,而且强调多壮数灸。 糖尿病的病机特点 一,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 ?二,阴阳两伤,阴阳俱虚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阳虚衰之候。 ?三,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等。 ?四,消渴发病日久,常与血瘀有关。 综上所述,消渴的病机主要有几个特点: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愈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两者互为因果。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脾、肾,而以肾为关键。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于濡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上炎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也常可同时存在。 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本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阳衰微之候。 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而发为中风偏瘫。 此外,消渴发病常与血瘀有关。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至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也可导致血瘀。 ? 西医对糖尿病的分类 西医将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 诊断要点 ?1.典型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点,即三多一少。不典型者仅出现疲倦乏力等症,或以视物模糊,或以皮肤感染难以愈合,或以尿频、尿急,泌尿系感染等为首发症状。 ?2.消渴控制不良,出现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损伤的症状。 ?3.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或任何时间)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鉴别诊断 糖尿病应与西医甲亢、尿崩症相鉴别。甲亢病有多食、消瘦;尿崩症有多饮、多尿,烦渴。检查血糖、尿糖、尿比重,T3、T4、TSH可以鉴别。 辩证 上消(肺热津伤)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中消(胃热炽盛)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下消 (1)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舌红,脉沉细数 ?(2)阴阳两虚小便频数,混浊如膏,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针灸对糖尿病的作用 近年国内外有关针刺治疗糖尿病的报道日渐增多,关于针刺对糖尿病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针刺可使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靶细胞受体功能增强,加强胰岛素对糖元的合成代谢及氧化酵解和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 2)针刺后糖尿病人T3、T4含量下降,表明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了对糖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血糖。 ? (3)针刺可使糖尿病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异常指标下降,这对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血栓形成,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4)针刺能够调整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有利于糖代谢紊乱的纠正。? 糖尿病的针灸治疗 (1)选穴。 主穴: 糖三针:脾俞、膈俞、胰俞。 其次,也可考虑一些经验用穴。如有人发现,大多的糖尿病患者在背部(第1、2腰椎间右侧2.5寸)都有一个明显压痛点,为降糖有效穴,被称之为降糖穴。其次,也有认认为在腕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下1/3之处,为降糖穴。 配穴: 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或金津、玉液); 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 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或尿三针与骶三针; 神倦乏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