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品牌文化 创建育强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唱响品牌文化 创建教育强镇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广东省阳东县塘坪镇 (2013年9月)   塘坪镇位于阳东县西北部,距县城24公里,交通便利。北与大八镇相邻,X592县道纵贯其中,是阳江市连接大八镇的交通枢纽。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7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6万人。 塘坪镇地处丘陵山区,山水隽秀,资源丰富;塘坪粮丰林茂,水果溢香,被誉为 “荔枝之乡”、“鱼米之乡”、;塘坪民风淳朴,商贸繁荣,文风鼎盛,是一个景色秀丽、历史悠久的商贸重镇、文化名镇。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诚信、崇文、图强”的塘坪人文精神激励着塘坪人民齐心协力,励精图治,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塘坪镇紧扣“建设人文塘坪,构建和谐镇村”这一主题,着力推动平安和谐镇、文化先进镇、生态农业镇的创建工作,团结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图强图富,保持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7亿万元,同比增长17.2%;年人均收入8873元。我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10年阳东县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先进镇”、“2012年镇工作实绩考核信访维稳和谐奖三等奖”、“2012年镇工作实绩考核全面发展综合奖二等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镇认真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去年底,我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提前在2013年底实现教育强镇的目标后,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创强”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形成了优先发展教育,争创教育强镇的共识和合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塘坪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教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优秀。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教育基础良好。塘坪中心小学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近60年来,学校秉承“崇文尚德、励志创新”校训,为祖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塘坪二中创办于1997年,校园绿树如荫,四季如春,环境幽雅,设备齐全,师资力量强,是学生求学成才的圣地。学校以“明志修德、弘毅笃行”为校训,以“德以立身、学以报国”为办学目标,以“文明和谐、合作开放、好学创新”的办学精神,努力实践“尚学立德、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志求真、勤学多思”的校风。坚持“知书达礼、自强不息”办学特色,具有凝重浓厚的人文气息及和谐独特的风格。近年来,中小学党支部多次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中小学校被评为县“四五”普法教育先进集体;中心小学被评为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省家长优秀学校”先进单位。2000年获县“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2010、2012年获县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09、2010、2012年塘坪二中连续三年获得县中考成绩进步奖, 今年塘坪二中中考成绩排在全县17所中学的第5位。 (二)文化底蕴深厚。 塘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源远流长,有良好的教育基础。 1、建国前,塘坪隶属阳江县西南堡乡,管辖区域北至大八,南至塘围、岗列龙涛。乡政府设在塘坪。这时塘坪已是文化教育的中心。各乡村已办起了学校;有塘坪、大八、雷冈、白石、塘角、塘围、龙涛等七所完全小学(当时叫高小),还有一批大小不一的初级小学和一些私塾,星罗棋布,遍及各个村落。这些学校和私塾为当地培育了一批的所谓旧知识分子,也成为新中国初期的建设人才。 2、新中国成立后,百业俱兴,塘坪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各个村委会都有一所完全小学。五十年代初,塘坪建起了一所中学,叫做阳江县第七中学,即是的塘坪中学(现在阳东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塘坪的教育事业发展是良好的,造就了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级人才,六十年代初,有上村三角塘村的叶成生考上了上海军医大学,是著名的心脑血管专家。七十年代初有长乐黑石冈村施利炳考入中山大学,现在广州一间公司任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教授。八十年中有陈祖奎考上国防科技大学,现在是酒泉卫星发射场工作(他入载阳江名人录),有马尾三布河村谢文辉是塘坪镇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青年,毕业到深圳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塘坪镇府领导和人民认识到发展经济靠人才,对教育更加重视了,撤消当时各小学的附设初中,舍得花钱,建起了塘坪二中和塘围中学(当时属塘坪镇)的两所初级中学。解决了正规的初中教育,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九十年中期有塘坪扫杆平村邱劲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留北京环保系统任工程师。二十一世纪初,楼墩谢玉莹是塘坪第二个考上清华大学的有志青年。塘坪镇的教学质量都居于县、市先进行列。现在塘坪的青少年读书气氛较浓,他们都有一个读高中上大学的梦想。 (三)教育均衡发展。为了整合教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布局,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镇有幼儿园4所,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