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参考文献
【l】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人民卫牛出版社,1983:160
【2】 刘宋.雷数.雷公炮炙论.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123
【3】 唐.孙思邀.干金翼方.人民.【J生出版社,1983:67
【4】 宋.朱佐.,类编朱氏验集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6,335
【5】 宋.沈括等.苏沈良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ll
【6】 宋.陈文师等.太,F惠民和剂局方.人民卫牛出版社,1959:21
【7】 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48
【8】 冗.朱震亨.丹溪心法.北京是中国书店,1986:357
【9】 元.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52
[10】明.朱棣等.普济方(第九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35
5版社,1988:413
【11】明.陈嘉谟.本草蒙签.人民卫生H
【1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牛出版社,2003:2034
【13】明.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武林涵古堂,清道光帝卯年:149
f14】明.罗周彦.医宗粹言(卷四).
【15】清.王颦林.良朋汇集.上洋校经山房藏版,1983:49
【16】陈少萍.斑蝥炮制的历史沿革.中药材,2000;4(23):202
【17】王正益等.斑蝥烘法新工艺探.中国中药杂志,1990;12(6):19
【18】张振凌等.斑蝥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0;15(4):22
【19】江林.斑螯的不同炮制方法对斑螯素含量的影响.中成药,1990;12(6):19
【20】金世元等.中药饮片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44
中药米制法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
赵丽娜+,张振凌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本文从米制炮制方法和工艺、米制药物、米制法炮制作用等方面对中药米制法的历
史演变进行了总结,对米制法存在的现状及仃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
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米制法;中药炮制;历史沿革
米为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成分,尚含有少最的B族维
牛素、多种有机酸及糖类。其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n1。米用作
炮制辅料,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米的种类较多,有糯米、粳米、籼米、糙米、秫米、粟米等种类
之分,目前炮制药物时粳米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本文从米制炮制方法和工艺、米制药物、
米制法炮制作用等方面对中药米制法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总结,探讨米制法的炮制机理,阐述米制法
‘基金项H 20lO版《中幽药典》饮片标准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赵丽娜女(198卜)河南中医学院07级巾药学硕士研究生
.148.
专论与综述
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米制法存在的状况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发展
提供理论依据。
l米制炮制方法和工艺
米制法归纳为米炒或焙法、米(饭)蒸煮法、米泔水制及其他。现分述如下。
1.1米炒法将净制或切制的药物与一定数量米同置于某一器皿上同炒的方法,称为米炒法。分为米
上炒和米拌炒。该法始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眩1中乌头“以糯米炒黄为度”。此后历代文献多记
录此种炮制方法,贝母、葶苈、芫青、斑蝥等药物多用此法炮制,但以米拌炒多为常见。《普济方》
中出现了关于米上炒的记载:全蝎“…以糯米半升,于大瓦铺平,将蝎铺于米上,焙令米黄为度,去
米不用….“31现代以米拌炒法为主,在炮制一些昆虫类的药物时采用米上炒法。
1.2米(饭)蒸煮法早在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中就有此法记载:乌梅“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
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取捣成泥”‘41。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川大黄“饭下蒸一炊时,取出曝干”
巧1;木瓜‘‘...于饭上蒸令烂,研为膏”M’。此后历代中也多提出“饭上蒸”这一炮制方法,在清·陈士铎
《本草新编》‘71中对古人提出的“饭,卜蒸”做出了解答,是为了克服忌铁锅而要用铁锅,采用的补救
办法。此外还有三棱‘‘以米煮一伏时”;薏苡仁“同糯米煮熟”等。
1.3其他如肉豆蔻“凡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