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教育拉入健康的轨道
——读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历史组
刘强(214174)
手机展读300多年前英国思想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感觉就像是给当下我国教育开出的一副清凉剂,直接指向应试教育的重重弊病。1693年的智者絮语如清夜钟声,促我们从睡梦中猛醒,让我们赶紧洗去铅华,撩开蒙蔽,快快把教育拉入健康的轨道。
约翰·洛克在教育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尤其引人深思的是,约翰·洛克把“体育” 作为德育、智育的重要前提,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认为“学问最不重要”,因此把“学问”放在全书的最后。他一开篇就石破天惊地指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人世幸福的一种简单而充实的描绘。凡是身体精神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别的种种,也是徒然。”然后作者详尽地阐述健康之道、养生之法,让你感觉这本书似乎不是在谈教育。他从冷水浴、游泳、野营、睡眠,讲到服饰、饮食、用餐的要求,甚至关于水果、饮料、药物的使用方法也加以叙述。最后,他还进行了健康教育的总结:“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的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因与水湿接触。”作者的“健康”概念就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健康之道其实是恪守“自然之道”,让孩子投身大自然之中,不要过分依赖服装、药物和刺激性的饮料。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他还主张让孩子从事一些手工技艺,这样“不但能从练习中增进我们的技巧,而且也能促进我们的健康,尤其使那些需要我们在户外去做的事情是如此”。作者觉得只有身体获得应有的注意,才能保持康强健旺,也才能服从并执行各种命令和任务。而身体强健的标准在于能够忍耐劳苦,忍耐劳苦就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就能顺从理性的指导。
比约翰·洛克晚八十年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也论述了体育的重要性,“你假如要培养儿童的智力,你应当培养那智力所要控制的体力。为了使儿童良好而敏慧,你要给他的身体以不断的锻炼,使他的身体强壮而健康,你要让他工作,让他做事,让他奔跑喊叫,让他成为有体力的人,他不久就成为有理性的人了”。强壮的身体对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孩子的理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代我国最早学习并应用约翰·洛克的教育理念的是蔡元培,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首创“五育”,其中第一条“军国民教育”相当于今天的“体育”。他认为“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精神上也必感痛苦。他要求学生“各就所好,多多运动”,以强健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这些教育要求其实完全就是约翰·洛克的主张。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创办于1907年,是一所百年老校。1927年,学校颁定了“十大训育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锻炼健康强壮之体魄”,这既是恪守民初的“五育”要求,更是践行约翰·洛克的先进教育理论。进一步了解到,这并不是喊喊口号而已,而是付诸行动。校史照片中,有张“参加无锡全县公私中小学联合运动会优胜纪念”,落款“十九年五月”即1930年,这就是重视体育的明证和成效。查阅校史《百年回眸》“辉煌的匡村学校(1927-1941)”一章,对课外活动有专门的规定:“故课外活动系强迫性,凡经学校排定之运动种类,学生须自认定球类运动及田径运动各一项。一经认定,由体育部编定时间,则须按时到场运动,不得无故缺席,逐日点名,以备考查。”看来,那时的学校体育活动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课程化。百年名校省锡中校园中画龙点睛的景观,就是汉白玉雕琢的“匡村中学纪念门”。纪念门的背面上刻就有1927年的“训育标准”。 目前,这“十大训育标准”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进一步梳理,我们发现毛泽东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1917年4月1日《新青年》杂志上“体育之研究”,居然也是谈体育。他这篇长达六千字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体育的重要性及其效果和注意事项、分析国人不好运动的原因及此前体育的弊端,最后还提出了“六段运动”的实践方法。文中鲜明地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把身体健康提高到和文明精神等同的高度!当然,这里的“野蛮”应是中性词,与今天所说的“野蛮”显然有别。我们可以想见,毛泽东在写此文时,一定认真阅读了《教育漫话》,而引起他强烈兴趣的恰恰就是约翰·洛克关于体育、健康的论述。看电视《恰同学少年》,毛泽东非常喜爱运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正是运动中产生的灵感吗?毛泽东73岁高龄还畅游长江,可见体育锻炼终身受益。
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可以概括五个方面: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体育是教育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绅士体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