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生产利用和发展前景.pdfVIP

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生产利用和发展前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l 簟景瓒,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前景与对策.‘作物杂志,蟛堪,5 2 藏景瓒.发晨玉米育种科学迎接2l世纪的挑战,作物杂志》,1998,6 3 t曩碧.作钧遗传改良是农业科技革命的主攻方向.农业部科技委委员论文忙编),1997 4 率竟雄.玉米杂种优势研究回顾与展望,植物遗传理论与应用研讨舍文集.1990 5 孝竟雄,石雄权.我国玉米育种进展与成就.‘玉米育种研究进展),1992 6 佟屏亚.为杂交玉米做出贡献的人,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7 吴景僚.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中国农业科学,1983 8 瞥三省.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中国农业科学,t蛳 j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市场信息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96).中国农业出版社 0 中华人民共和萄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97).中国农业出版社 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生产利用和发展前景 石德权1’郭庆法2汪黎明2 (t中甚农韭辩学院作物育轩遗传裁培研究所北京100瞳1;2山东省农业科学抗玉米研究所济南2.5eteo) ■薹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和玉米育种面临的任务,在我国.玉米育种目标应是提 高单产和改善品质并重。当前应加强品质育种研究。奉文回顾了我国优质蛋白玉米研究20多年 的发晨历程,阱及在优质置白玉米遗传效应研究,育种素材的改良和剖新,自交系和杂交种选 育等方面取樽的进晨。 饕■膏玉米市药品质育种优质置白玉米发展燕略 ^ l象■玉米生产发展概况和面螨的任务 玉米在我圈谷物生产中占有重要螗位,种植面积少于水稻和小麦,居第三位,总产量秘 单位面积产量媚仅次千水稽而居第二位。1995一I甥Y/年三年平均,年种植面积为2螂.2万 公填,总产羹ll459.O万吨,每公顷产量4.839吨,是世界第二位玉米生产国。 近半十世纪以来,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77 年,播种茵积由1106.6万公顷增加到1965.7万公顷;每公顷产量由1.06吨提高到2.5l吨, 平均每年增加51:8公斤;总产量由1175万吨增加到4938.5万吨。。这一阶段总产量的增加约 40%是靠扩大播种面积,∞%是由于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28年平均每年增产玉米134.4 万吨。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现在,其总产量的增由口约92%是靠单产的提高,8%是由于 扩大播种面积。 目前,擅国玉米生产将进A第三个阶段,即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的新阶段。要按市场的 需求。加强玉米品质育种研究,包括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商品品质、安全品质 等。我国目前玉米总产量的65%一70%用于饲料,其次为食用以及食品工业原料和工业上练 1 合利用。我国人均占有玉米为90公斤,其中饲用玉米60公斤,而欧、美等农牧业发达国家 人均占有饲用玉米300—500公斤。如果我们再经过30年的努力,使我国玉米的单产和总产 翻一番,人均占有饲用玉米也会少于120公斤,因为那时人口将达到16亿。因此,仅靠玉 米数量的增加是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对优质饲料的需求。而我国大豆生产增长缓慢,1997 年,我国人均大豆为10.8公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豆不可能成为优质蛋白饲料的重要来 源。日前我国一年进口8(10万吨豆饼作为饲料蛋白的补充。因此,仅从饲料的角度,就必需 加强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生产。此外,为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发展 高油玉米、青饲青贮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等。 2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我国优质蛋白玉米(以前称为高赣氨酸玉米)的遗传育种研究起步于1973年,比国外 晚lO年。1983年列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经过“六五”、“七五”、“八五”攻关,在承担单 位的共同努力下,均圆满完成攻关任务指标,育成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的杂交种有中单 206、新玉6号、新玉7号、新玉5号、农大107、鲁玉13、成单21、长单58等,并用于生 产。“八五”期间共推广。502;方亩。由季“九五”期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