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时珍《本草纲目》看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养生的关系.pdfVIP

从李时珍《本草纲目》看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养生的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卷第14期 亚太传统医药 Vbl.10NO.14 2014年7月 Asia.PacificTraditionalMedicine Jul.2014 从李时珍《本草纲目》看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养生的关系 陈文学1,范 沁2 摘 要: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养生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与特点主要体现在中医药 特色优势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华夏5000多年的文明史,它无一不包括“巫医同源”、“医药同 源”、“药食同源”的融通性,以及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与中华健康、养生产业。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 代表的中华传统(民族)医药文化汲取了道家养生思想中的合理部分,批判地继承并且发展了道家养生 药物,在道家养生发展成熟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人类战胜疾病、延年益寿作出了巨大 贡献。 关键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药文化;道家养生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4)14—0004—0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 过于“本草”二字。本草可作3种释义:其一以草药为本;其 “医巫同源”“医道同源”“药食同源”的融通性。而以李时珍 二是神农尝百草以治病,以草为本之义;其三是原原本本介 暨《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民族)医药文化是中医药 绍草类。依据是古代介绍孝道的书《本孝》,介绍味道的书 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被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百科全 《本味》。无论取何种意义,本草这个名称意即药物学。 书”“东方医药巨典”“人类绿色圣经”。李时珍以朴素的唯 李时珍医药文化主要指李时珍在医学和药学研究上的 物论,完成了世界自然科学巅峰的宏篇巨著与欧洲哥白尼 贡献,从其所撰写的《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冲破了神学的束缚,创立了宇宙观)一道被后世称为十六 《脉决考证》《五脏图谱》《命门考》《六傀论》《三焦客难》《蕲 世纪人类历史上两位科学巨人。李时珍于1951年2月被联蛇传》《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等巨著来看,他不仅对中华 合国在德国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大会上推选为世 本草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中华传统(民族)医药药 界十大科学巨人(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其《本草纲目》与《黄 物养生方面亦有重要贡献。 帝内经》一道于2011年5月被联合国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 李时珍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的养生学说,并在道 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会上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家药物养生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道教 标志着中国中医药文献第一次被全世界认可,成为全人类 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 共仰之、共享之的宝贵财富。 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无所不容,无所不 1 中华文化与医道同源 包,和谐统一。道教文化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盼望长 中华文化内在的融通性使我们了解到“医道同源”以及 生不老,修真成仙。出于这种思想体系和修炼目的,道教因 “仙风道骨”的由来。然而,它源于《黄帝内经》和李时珍的 此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 《濒湖脉学》,中医药著作所表达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世 长久以来,道家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民俗、信仰都具有 界观与道家一致;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不少是 深刻影响,而道家追求长生的养生理念更是中医养生思想 道教人士。如隋唐的葛洪、苏颂、陶弘景、孙思邈和东汉时 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追求长生的过程中,道家文化间接 期的于吉、华佗,要么是道士,要么与道家有不解之缘;道教 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养生思想的内容。道家养生可追索到 传教往往以治病为手段。治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画符咒、 秦代,战国时期的齐威王、燕昭王、秦始皇均派方士求长生 施法水,可称为带巫医色彩的心理治疗;另一种是用药物治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