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强化功能微生物菌筛选研究
戴昕 朱亮徐向阳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310058
摘要:以SBR反应器为平台,基于微生物功能菌群结构、EPS组成等研究关
键因子-污泥沉降时间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沉降时问10min
的颗粒化初期,生物选择压不明显,颗粒最大粒径仅为175.15μm,其菌群与成熟
颗粒化污泥菌群有很大差异 (相似性仅为35.1)。随着生物选择压进一步增强 (污
泥沉降时间减至5min),微生物在较强的生物选择压下自我筛选、代谢调整,污
泥EPS和出水EPS分别高达333.73μg/gVSS和484.05μg/gVSS,污泥颗粒粒径逐
渐增大 (X90=146.99μm,X99=271.54μm),期间体系内持留污泥与出水淘汰污泥的
菌群结构差异显著 (相似性仅为64.7),揭示菌群更替明显,至该阶段末污泥优势
菌群以sphingobacteriasp.为主。随着好氧污泥逐渐成熟颗粒化,污泥颗粒平均粒
径逐渐稳定在35μm左右,氨氮、总氮、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82%、58-65%
以及90%以上,污泥EPS逐渐稳定在164-182 μg/gVSS (PN:PS=1.74)。微生物菌
群Shannon指数最终稳定在2.13左右,优势菌群为Azoarcussp.和Zoogloeasp.,
分析发现多数菌株与产EPS、絮凝功能有关。
Isolationofathermophilicbacterium,Geobacillussp.SH-1,
capableofdegradingaliphatichydrocarbonsandnaphthalene
simultaneously,andidentificationofitsnaphthalene
degradingpathway
RongLiJianZhangBiaoShen
JiangsuKeyLabforSolidOrganicWasteUtilization,KeyLaboratoryofPlantNutritionand
FertilizationinLow-MiddleReachesoftheYangtzeRiver,MinistryofAgricultural,Collegeof
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s,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210095,Nanjing,Jiangs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