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实与观念南宋社会民风好讼现象再认识.pdf
2014年第 6期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No.62014
第 54卷 JOURNAL OFSUN YAT—SEN UNIVERSITY Vo1.54
(总252期) (SOCIALSCIENCEEDITION) GeneralNo.252
现实与观念 :南宋社会 “民风好讼现象再认识术
朱 文 慧
摘 要 :长期以来,“民风好讼”都被视为南宋时期突出的社会现象。从历史语境来看,“好讼”一词 自宋
代开始才被广泛使用,至南宋时期频频见诸文献。从地域范围及人群方面考察 ,“好讼”并非普遍的社会风
习.是士大夫的书写影响了我们对南宋社会诉讼现象的评判。追根溯源 ,当我们从结构性分析进入文本分析
之后发现,来 自于现实世界的压力和精神世界的焦虑共同造成了士大夫对时代风习的过度敏感,形诸笔端便
成为对当时争讼现象的夸大。应该说,南宋社会的 “民风好讼”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现实与观念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南宋;好讼;现实;观念
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14)06—0091—09
宋代社会在多方面显露出不同于前代 的特色,在社会风气方面,因诉讼显著增多而出现了 “好讼 ”
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解释是我们理解唐宋时期社会变迁的一扇窗户,引起了学界相当的兴趣 ,成
果颇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日本学者赤城隆治 《南宋期 诉讼 }二 0、 —— “健讼” 地方官》、陈
智超 《宋代的书铺与讼师》、刘馨琚 《南宋狱讼判决文书中的 “健讼之徒”》、许怀林 《宋代民风好讼的成
因分析》、牛杰 《宋代好讼之风产生原因再思考—— 以乡村司法机制为中心》及郭东旭等著 《宋代民间法
律生活研究》的相关章节 。目前来看,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健讼主体的
研究以揭示其对基层社会的影响以及官员对此的态度 ;二是从社会经济、基层调控及民众权利意识的角
度对宋代出现好讼之风进行结构上的解释。
已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宋代社会风气与唐宋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然而,细绎史料,笔者仍不
免生出些许疑惑:所谓的 “好讼”、“健讼”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基层社会诉讼的真实情况?对于宋
代 ,尤其是南宋存留文献中所 出现的大量 “好讼”、“健讼 ”、“喜讼”、“嚣讼 ”等记叙该如何解析?或许我
们应该回到问题的原点,从文本出发,考察南宋时期 “好讼”的范围有多大,到底是哪些人 “好讼”。在对
“好讼”现象有了整体把握与初步判断之后,再来讨论其产生的原因。故本文拟从文本、现实及观念三
个层次人手考察南宋时期的 “好讼”现象,并从三者关系角度解析其成因。
一 、 “好讼”相关词义辨析及其在历史语境 中的用法
宋代文献在记述一地民风或对个人的诉讼行为进行评价时,除常用到的 “好讼”一词外,也多用 “健
收稿 日期 :2014— 5一l6
基金项 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 目“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11JDNSO1Z);中
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 目“朝代兴替与地方秩序——元初江南社会司法问题研究”(2013M540673)
作者简介:朱文慧,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广州510275)。
① 赤城隆治文载 《史潮》新 16,1985年。此文得刘馨瑭先生惠赐,谨此致谢。陈智超文(原栽 《刘子健博士颂寿纪
念宋史研究论集》,京都:同朋舍,1989年)收入氏著 《宋史十二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刘馨琚文(原刊 《中
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33期 ,2000年)载宋史座谈会主编:《宋史研究集》第31辑,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许怀林
文载 《宜春学院学报》2002年第 1期。牛杰文载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o06年第 1期。郭东旭等著:《宋代民间法律
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为演示文稿添加效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职物理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DB21∕T 2449-2015 地理标志产品 西丰柞蚕丝.docx VIP
- 《居住空间设计》中级-多选230题(答案版).pdf VIP
- 智慧树 知到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2024最新版)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5年菊花种植市场调查报告.docx
- 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300道.pdf VIP
- 外墙保温及涂料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附着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