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山东省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docVIP

2006年山东省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山东省滨州市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1至4页,第二卷5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反映了 ①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②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 ③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增长9.9% ④我国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2006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三年制定的推动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文件要求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A.科技兴农 管理科学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管理民主 C.废除农业税 管理民主 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管理科学 3.2006年3月21日, ”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并致词。这是中俄首次互办 ”活动,必将推进两国各领域合作与深入发展。 A.俄罗斯文化节 文化年 B.俄罗斯年 友好年 C.俄罗斯年 国家年 D.中俄友好年 文化年4.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 道路,为建设 而努力》的重要讲话。 A.科技创新 创新型国家 B.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国家 C.自主创新 创新型国家 D.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 5.自2001年起,我国每年都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到目前为止,已有9位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反映了我国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③科技进步和创新愈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或方式 ④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05年4月27日,4000多片和田美玉连缀而成的金缕玉衣,武则天时期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秦始皇陵的最新发现全国15个省,50余家博物馆藏的213件国宝级文物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集体亮相,上述文物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 ④书写了新时期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7.英国近代哲学家罗素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谊,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是自由而不是支配。罗素的这段话主要表明 ①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②中华民族宽容豁达的精神受到世界的尊崇③中国的强大有利于世界和平,而不是威胁世界和平 ④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思想 ④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俄时代精神集合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05年5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深影响台海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 ①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③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

文档评论(0)

gouyue9311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