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我国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文畅 胡人杰 天津市医院科学研究所 300020
斑马鱼(Daniorerio,zebrafish)是一种原产于南亚的热带淡水鱼,属硬骨鱼类,辐鳍纲(A
ctinopterygii),鲤形目(Cyprinidae),鲤科(Cyprinirdae),鲐属(Danio)[1]。体长4~6cm,
呈纺锤形。在1994年召开的冷泉港集会以及 《Nature》、 《Science》杂志中提出斑马鱼具备成为
脊椎动物分子发育生物学甚至人类基因组计划模式物种的条件[2、3],而后2004年无菌斑马鱼的成功
培育[4],2009年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完成[5],使得斑马鱼最终成为一种公认的新型模式生物,并已
大规模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 (药物)筛选以及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斑马鱼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测定了雷公藤甲素、大黄素、苦参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毒性【引。实
验采用成体斑马鱼,置于30-50ml溶液瓶中,瓶中液体温度保持在25+l℃,实验分为正常对照、
113.2和1.18x103
性大小排序相一致,证明斑马鱼模型可以用于中药成分毒性的快速筛选和评价。另一项试验来自于
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毒理学评价【9】。该类药物系常见的中、低毒性农药污染物,该急性毒性试验采用
气)的鱼缸中,每种农药设置5个浓度梯度,每一个浓度组放置10尾鱼,连续观察96h,记录斑马
鱼死亡数。评价标准分为3级,即有害(3级)、有毒(2级)、剧毒(1级)。它们的毒性大小的
以96h
终,被评价的17种杀菌剂中有害者10种,有毒者7种,未见剧毒者。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观察
农药毒性的试验还见于才冰等人的试验【l们,试验样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
节剂等,试验方法参照OECD试验准则和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采用
半静态法。毒性级别划分为:低毒LCso10mg/L,中毒1.0mg/LLC50≤10mg/L,高毒O.1mg/L
mg/L,剧毒LC50≤0.1
LCso一1.0 mg/L。最终49%的制剂评价为高毒或剧毒。类似的试验还见于对内
吸传导型苯乙酰类除草剂丁草胺毒性的评价【111,研究结果显示丁草胺对斑马鱼作用96h的LC50为
0,951m
g/L(95%可信限:O.681—1.313mg/L),属极高毒类除草剂。
除了以斑马鱼死亡率作为毒性强弱的评价指标外,还可以以此实验为基础进一步了解毒性产生
的机理及其毒性靶器官。例如对飞机草(一种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生物入侵植物)提取物的毒理学
评价【12】。该项研究以飞机草95%7,醇提取物200、500、800
mg/L三种浓度对斑马鱼进行水浴染毒,
21d后取斑马鱼的心和脑制作病理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飞机草提取物能够导致斑马鱼
心肌细胞溶解,萎缩乃至坏死,脑组织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血栓形成及细胞层结构变化,且具量
效关系。确认飞机草提取物对斑马鱼毒性的靶器官在其心脏与脑组织。
2.以斑马鱼胚胎发育为观察指标的毒理学评价
min
斑马鱼鱼卵常年可得,透明度高,发育迅速,特征明显,便于观察,斑马鱼受精卵为圆形,50
左右开始卵裂,以后每15--20
min左右卵裂一次;2.5h后胚胎进入囊胚期,15h后,逐渐发育为幼
鱼。正因如此,斑马鱼特别适用于胚胎发育毒性试验研究。
一项以斑马鱼整体胚胎发育为评价指标的毒理学研究来自于对马钱子碱及生物转化产物马钱子
碱氮氧化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差别的观察【l31。该项研究以马钱子碱、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培养斑马鱼
6h的受精卵,而后以24、96h的LCso、胚胎孵化率、相对成活率、胚胎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分
164
为3.73%和0.54%(对照组为0.11%)。实验结论认为马钱子碱的毒性远远高于马钱子碱氮氧化物。
由于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系由马钱子炮制后由马钱子碱转化而来,因此该项试验不仅肯定了斑马鱼作
为毒理学研究模型的可用性,也对马钱子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做出了解释。在前述试验确认丁草胺
属于极高毒类除草剂后…】,对其胚胎毒性做了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课件.ppt
-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解读.pptx
- 保险异议处理拒绝处理ppt保险异议处理.ppt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docx VIP
- 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培训.pptx VIP
- 2019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_25页_4mb.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