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數學活動實踐中幼兒「數數記憶、序數、空間記憶」概念表現之研究
65
數學活動實踐中幼兒「數數記憶、
序數、空間記憶」概念表現之研究
陳彥廷洪明全
中華醫事學院幼兒保育系
(投稿日期:95 年9 月27 日;修正日期:95 年11 月8 日;接受日期:95 年21 日)
摘要
這是一個透過記錄職前幼兒教師設計數學教學活動並進行試教之過程,從而分析幼
兒在「數數記憶、序數、空間記憶」等概念表現的研究。研究方法屬個案研究。研究參
與者包括就讀本校幼保系二技部一年級的3 位職前幼兒教師以及就讀於本系附設托兒所
中班孩童25 人。收集的資料包括教室觀察札記、教學現場的錄影帶與錄音帶、全班分享
以及原班級教師與孩童的課後團體訪談記錄。研究結果發現:1.在數數記憶活動中,孩童
在教師引導下學習到「名稱-名稱-數量-數量」計數策略;2.在序數活動中,孩童多以「心
中默念」的策略完成活動。3.在空間記憶活動中,有些孩童「毫無策略」地在台上一籌莫
展,有些孩童使用「嘗試錯誤」的方式達成任務,而也有一些孩童運用「默念、默記」、
「覆誦」的方式完成任務。
關鍵詞:數數記憶、序數、空間記憶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2006,第四十五期,65-86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Quarterly
2006, No.45, 65-86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四十五期
66
壹、楔子
如果,將數學教室中的教學與學習比喻成一齣戲劇的演出,則劇中的主角將因課室
主體的主客易位而由學生擔綱。教師將是一位編劇,一位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的人物。
在此舞台上,我們將看到編劇的用心經營以及演員的賣力演出。本研究將從這樣的思維,
細說幼兒園中一齣在三位職前幼兒教師編劇、策畫下,幼兒們所演出的一場戲劇。
一、生活中幼兒的數學經驗
今年,趁著孩子上小學前的最後一個暑假,帶著他到最近流行的韓劇「布拉格戀人」
中的場景— 布拉格旅行。一路上,參觀著文藝復興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巴洛克建築,也赫
然發現:筆者幫他帶的圖畫書與數學連連看似乎無用武之地。原因是:一路上的風景文
物到處充滿了數學的題材。
從下飛機進入免稅商店的那一剎那,他發現:「爸爸!為什麼這裡的東西都比較沒
有台灣那麼多錢?(其實,那是歐元單位)」。這樣的經驗,讓他這隻井底蛙看到外面世界
的不同,也認清錢幣有不同的單位。一路上,我們參觀了許多的教堂、文物館。筆者與
孩子從建築物的外觀上,看見窗戶上鑲著許多幾何圖形(圓形、正方形、六邊形)的玻璃,
形成了許多的樣式。由此可見:幼兒從生活中經驗了許多的數學概念。
有許多的研究(Carpenter, 1985; Fuson, 1988, 1992)也證實了幼兒在進入小學正式教育
前即擁有數學的計算解題能力或自行發明演算方法。而Ginsberg (1989)將幼兒自行發明的
演算方法稱為「非正式算術(Informal Arithmetic)」。他們這種能力的存在說明了幼兒的認
知結構中以存在數學概念的結構,而這些結構與他的生活經驗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如
何將教室中要讓幼兒學習的數學知識與他大腦中既存的知識產生連結,將是一件很重要
的工作。
二、幼兒數學經驗的社會建構觀點
由於認知學派的興起,Piaget 一直是幼教範疇中時常被提及的代表人物之一。Piaget
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個人在環境中為解決認知衝突,透過同化與調適的功能以達成均
衡的內在自我規制過程(周淑惠,1999)。然而,後皮亞傑學派則認為:Piaget 的建構理
論認為兒童是一個獨立求知的科學家,忽略了文化社會層面對知識建構所扮演的角色。
Bruner 認為:大部分的人求知與理解世界的方式,是透過與他人討論、協商的過程而獲
得的(周淑惠,1999)。Wertsch (1985)也認為:兒童的經驗若是沒有經文化團體之社會
性傳介,就無法在內在認知層次上被理解。可見,晚近的建構論觀點所強調的是團體互
數學活動實踐中幼兒「數數記憶、序數、空間記憶」概念表現之研究
67
動促成有意義學習的產生。
基此觀點,本研究認為:要促進幼兒園孩童的數學學習則需要教師營造一個學生能
夠互動言談的情境,讓兒童能在與同儕、教師的對話中習得他人的思考、解題,進而促
成自身之事結構的量變與質變。
三、寓數學經驗於遊戲的幼兒活動設計
遊戲,一直是幼兒園所中佔大部分時間比例的項目。在遊戲中,幼兒一直在執行認
知的工作,以做選擇、進行活動(Homann, Banet Weikart, 1979)。透過遊戲的操弄,幼
兒也能學得問題解決的技能(Sharp, 1970)。Vygotsky (1967)認為:遊戲是連結內在心理歷
程、邏輯性記憶、抽象思考的方式。而Piaget (1962)也認為: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