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信息仿生 青蛙的视觉系统 青蛙的视觉系统 水母耳与电子耳 水母耳与电子耳 控制仿生 蛇的红外探测 蝙蝠与超声波 夜蛾的反雷达技术 动物的天然导航 拟态仿生 动物的保护色与拟态 坦克的迷彩着装 力学仿生 体形的模仿 体形的模仿 结构的模仿 生物与飞机 飞鸟与飞机 生物与建筑 化学仿生 人工嗅觉 整体仿生 智能机器人 仿生学的概念 仿生学的研究方法 仿生学举例 仿生学举例 小结 力学仿生 生物与飞机 昆虫与飞机 飞机仿造蜻蜓的翅膀配重防止振颤 力学仿生 薄壳结构 艺术珍品—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东京中银舱体楼 力学仿生 生物与建筑 舱体结构 力学仿生 生物与建筑 圆顶屋 美国佛罗里达的 未来世界博物馆 .人工嗅觉 .仿生物膜 化学仿生 狗的嗅觉过程 狗的鼻子里的雾受一种蛋白质的控制,将气味分子浓缩后传送给鼻子里的气味感受器上的气味辨别蛋白,当气味辨别蛋白将不同的气味辨别后,被辨别出的特定的气味信号,立即被嗅觉细胞传递给大脑,大脑便知道了所闻到的是一种什么气味 检修宇宙飞船的机器人 模仿人类的动作与技巧 整体仿生 自动化机器 自动化机器人从月球土壤中提取气体 仿生学 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征或类似特征的科学 小结 生物体 生物模型 数学模型 技术模型 技术装置 小结 1.从苍蝇身上仿制成功小型气体分析仪,安装在宇宙飞船座舱里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 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预报。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功电子蛙眼。能准确无误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防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鸭的蹼。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壳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 * * * —— 创新世界的钥匙:仿生学 前言 信息仿生 控制仿生 拟态仿生 力学仿生 化学仿生 整体仿生 .青蛙与电子蛙眼 .水母与电子耳 信息仿生 青蛙与电子蛙眼 青蛙捕虫的本领很大,当有小飞虫从它眼前飞过时,便一跃而起, 总能准确地把虫抓住。 但蛙眼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即使有苍蝇呆在眼前,也不会引起它的注意。 科学家对蛙眼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它的里面有四种神经细胞,也就是四种“检测器”。它们的形状、大小、功能各不相同。 信息仿生 青蛙与电子蛙眼 青蛙在这四种神经细胞的作用下,能把一个复杂图像分解成几种容易辨别的特征,然后传送到脑的视觉中心,经过综合,就能看到原来的完整图像。 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 信息仿生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水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一套预测风暴的本领,每当风暴来临前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在海洋上,由空气与海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总是风暴来临的前奏曲,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小水母却很敏感。 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小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当风暴来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耳内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信息仿生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模拟海蜇感受次声波的器官,科技人员设计出一种水母耳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蛇的红外探测 .蝙蝠与超声波 .蛾的反雷达技术 .动物的天然导航 控制仿生 蛇 田鼠 热血动物身体 向外散热 蛇通过感受器 探测到热源 控制仿生 颊窝 颊窝是一个红外感受器,对周围温度变化极为敏感,能感受0.001℃的温度变化。这类蛇能在夜间准确判断周围恒温动物的位置 蛇的红外探测 控制仿生 飞行中的蝙蝠 超声波 声音反射波 蛾 蝙蝠的捕食 控制仿生 蝙蝠的回声定位 超声信号被反射 蝙蝠与超声波 脑 控制仿生 蝙蝠与超声波 蝙蝠的声纳处理 参考波刺激 接受器 载有信息 的超声波 发出的 超声波 控制仿生 反雷达技术使夜蛾死里逃生 控制仿生 夜蛾的反雷达技术 鼓膜器 鼓膜器 振动器 胸神经节 听觉系统 夜蛾的反声纳技术主要归功于它的特殊的耳朵——鼓膜器
文档评论(0)